双良股份节能之道一:发现余热价值
引子:从1985年制造出第一台双良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起,双良以节能环保为己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集节能环保、性能卓越与安全可靠为一体的各种节能产品与技术。从双良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技术到高效换热器,再到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如今的双良已经发展成了国内余热利用、节水以及建筑节能等行业的领跑者。本周一、三、五,我们一起解读双良的节能之道。
“排放掉的不是烟气,是财富。”这是双良股份提供给其下游客户的宣传册上的主题。现代经济发展的能源的烙印越来越深。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双良股份利用自身超过25年的中央空调行业经验,凭借其先进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制热技术,积极向工业余热利用领域拓展,实现了业务从民用向工业领域的转型。
双良余热利用技术包括溴化锂吸收式热回收制冷技术和热回收制热技术。双良的热回收转换系统可以对20℃-250℃的中低品位废热源(热水、蒸汽、烟气、导热油、多组分气体等)进行利用,制取冷水或高品位的热,满足生产工艺冷却或制热需要。
余热利用前景广阔
未被利用的余热资源,特别是低品位热源,遍布各行各业,通常未加利用并被随意排放,即造成能源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资料显示,我国一次能源利用率为30%,这一数值仅为日本的一半,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3个百分点,无疑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浪费。据统计,我国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的60%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回收利用的。
相比新能源开发,余热利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具有经济性强、投资小、见效快、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受到国家的政策鼓励。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位列其中。2007年财政部和发改委颁布《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范围内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以奖代补”新机制,按改造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多节能,多奖励。同时,余热利用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年7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余热,作为最绿色的能源,其价值正在被逐步挖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我国的余热利用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双良余热利用技术推广初见成效
“虽然双良工业余热利用业务全面开展仅仅三年时间,但双良的热回收转换系统凭借其独特的节能优势已打入了热电、橡胶、氯碱、聚酯、化肥、钢铁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多晶硅等工业行业,成功实施了100多个节能改造项目。”双良股份总经理节连山先生介绍说,目前客户采用双良余热利用技术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均不超过3年,其中最短的节能改造项目投资回收期仅6个月,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突出。
阳煤集团热电厂余热回收集中供暖项目采用双良6套大型热回收转换系统,对现有热电机组的40℃排汽冷凝热进行回收,提取冷凝热72000KW,在不增加供热锅炉的基础上,预计可新增供暖面积144万平方米,同时大大减少冷却塔耗水量,实现节水的效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在国内化工业的五大高能耗产业中,合成氨耗能约占总量的40%。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是国家百万吨化肥生产企业,年产合成氨35万吨、尿素7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甲醇10万吨。该公司采用了双良的热回收转换系统,利用尿素工艺生产过程中110℃热脱盐水的余热作为驱动热源制冷,为合成氨生产工艺中提供了350万KCAL/H的6℃冷冻水,满足氨分离和半水煤气冷却需要,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该公司因此项技改每年可节电3037万度。类似的余热利用技改项目还在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美丰[9.41 1.95%]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化肥企业成功实施。
在高能耗的多晶硅行业,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公司采用4套双良热回收转换系统对还原炉/氢化炉产生的冷却循环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为原料气冷冻干燥工艺等提供冷水,部分替代原先的电制冷机制冷,因此每年减少电力消耗3070万度。此外,四川乐电天威硅业有限公司、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也都是双良热回收转换系统的客户。
油田污水余热也可以利用?这在中石油华北油田已成为现实。地处冀中地区的华北油田,采用双良2套250万大卡/小时热回收转换系统,从采油过程中大量排出的50℃-60℃油田污水中提取热量制备85℃的热水供输油管线加热之用。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可节省燃油费用数百万元。之前,华北油田采用燃烧原油加热工艺。
与三年前相比,双良溴化锂制冷机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转变。传统的民用中央空调应用占比大幅降低至20%,而一般工业应用和工业余热利用占比分别达到40%。双良传统中央空调业务的成功转型是与其不断创新的领先技术密不可分的。截至目前,双良在溴化锂制冷机(热泵)领域共获得76项专利。双良溴化锂制冷机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003年双良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双良中央空调业务的转型不仅反映在客户结构的变化上,还体现在经营模式的转变上。节连山总经理介绍说,在传统的民用中央空调市场,我们出售的是单一制冷机产品,而在工业余热利用领域,我们向客户提供的是一个包括主机、管路、控制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在内的一个余热利用系统。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的运行工况更加复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要求更高、在主机的设计和制造上也存在特殊的要求。这一切既体现了双良余热利用系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构成了潜在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的障碍。
经营模式的转变还体现在销售定价模式的改变上。节连山总经理介绍说,在余热利用系统的销售中,我们测算出客户的节能收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报价,确保客户有一个有吸引力的节能技改投资回收期。这与传统中央空调销售中的单一设备竞争性报价有很大的不同,在余热利用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双良和客户共赢。
双良在工业余热利用领域已抢得先机,在诸多工业领域成功实施了节能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运行记录,奠定了领导者地位,这同时也对潜在的竞争者构成了无形的进入壁垒。过去三年,双良股份余热利用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6000万元、1.1 亿元和3.5亿元,成长迅速。
节连山总经理表示,工业余热利用市场巨大,关键是我们如何挖掘开发。为此,双良股份专门成立了余热利用事业部,招聘具有工业行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双良的制冷机和热泵专家共同开拓余热利用市场。未来,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双良也可能开展余热合同管理业务,提供余热利用运营服务。节连山总经理满怀信心地表示,双良股份有决心将余热利用业务发展成为公司最具可持续发展、盈利水平最高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