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里话新年 听冷库冷链说“鲜”
【中国制冷网】2016年的春节假期余额已用完,不少人还处于节后综合症中,回想今年春节,真心就是一列火车,从头到尾充斥着“逛吃逛吃逛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的品种也在变化,年货档次不断提高:阿根廷鱿鱼、东海淡墨鱼、进口水果、进口红酒……土鸡蛋、野猪肉、草鹅、鲜花盆栽……无论是洋货还是土货,都离不开“新鲜”二字。
为了给家里人添上不一样的“年味”,浙江桐庐横村镇申畈村村民翁六兴在备年货时,通过“村淘服务站”购买了2只阿拉斯加帝王蟹、大龙虾,共消费了966元。这个春节,像翁六兴一家吃上洋年味的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数据显示,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年货节上,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万种洋年货被抢购。
对于洋年货、土特产横行的2016,最忙的,莫过于冷库仓储与冷链运输了。一旦冷库冷链环节出问题,那春节过得可就糟心了。
“都快过完年了,年货还不知道在哪里‘飞’!”2月3日,吴先生在飞牛网上订购了一箱年货,大半个月过去了,却连个影子都没有。“即使送来了,熟食之类的还能吃么?”至今,网站也没拿出个确切的说法,吴先生的熟食依旧没有收到。上海市消保委显示,2016年春节长假期间,截至2月13日中午12时,上海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83件,同比增加43%,其中食品投诉47件,年货类食品如干果、糕点、乳制品、肉制品等是消费者投诉反映较多的商品。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是食物发霉变质、含异物、过保质期;另外,网购食品质量和数量与宣传不符等问题,也成为投诉热点。
2016年春节年货,就是一个大写的“鲜”。新鲜的口味,新鲜的食品。造成不鲜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冷库冷链出了问题。对于春节期间频繁进出货物的冷库仓储,因为热量的流通造成的保鲜的损失是冷冻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虽然冬季温度普遍降低,但今年除夕到大年初五的南方十几度高温环境十分有效地加速了冷冻食品变质。而对于冷链运输,原本就不占优势的中国冷链断链也影响着国外进口食品的口感与质量。
对于冷库仓储,大多数都设计有缓冲区,用以隔离冷库货物在出库与运输之间温差。一般来说,只要操作得当,这部分货物变质损耗是很低的。而对于冷链的断链,这在制冷界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是春节期间许多快递员工还在放假,再加上冬天环境温度造成的掉以轻心,质量问题便出现了。
就总体而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力“互联网+”开拓市场,全球性的商品流通是大势所趋。浩爽制冷表示,出问题的也只是一小部分,2016年“鲜”味年货还是反响热烈的。未来一段时间内,“鲜”字打头的年货会更快速地占领市场,冷库冷链将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