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为节能停供暖者患了民生冷漠症
提要:河南林州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将停止供暖,并将全额退还供暖费。有官员称,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要求,关闭电厂是死任务,不能因供暖耽误完成任务。林州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当地最低气温为-10℃。
河南林州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将停止供暖,并将全额退还供暖费。有官员称,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要求,关闭电厂是死任务,不能因供暖耽误完成任务。林州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当地最低气温为-10℃。(1月12日《新京报》)
民生是一道厚厚的冰墙,民众在这头,承受着零下十度的隆冬寒冷,官员在那头,享受着限电减排的政绩幻影。“政治任务”犹如一道冰凌悬在民众的头上,制造出比零下十度更为彻骨的寒冷。
“不能因供暖耽误完成任务”充满着冰冷且不容置疑的语气,民生丝毫没有被列入考校的范围,仿佛政治任务就是天然地高于民生冷暖,民众的日常生活乃至程序合理性、公平正义都必须为之让路。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民生焦虑无关自己的仕途,而减排任务则决定着顶戴的归属,厚此薄彼不正是“理性”的选择吗?更何况这是在“关闭电厂是死任务”这种颇类关乎大局的理由的装点之下。在上级与民众之间,地方官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政绩与民生面前,地方官员不自觉地忽略了后者。
或许,他们在关闭电厂之前丝毫没有意识到需要征求民众的意见,毕竟民众一贯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满腹质疑与满腔愤怒都只像微风一样轻轻拂过官员的脸面,君不见,那些将荒唐的权力跋扈演绎到极致的官员不都安然无恙地继续炫耀着特权吗?既然这样,他们何必去体察民间冷暖,又何必在乎关闭电厂对民众生活的万般干扰?
现实的情况是,上级才是悬在地方官员头上的利剑,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为了保证政绩的体现,为了死任务的完成,他们不惜将利剑化作冰凌悬在民众的头顶,不惮将自己的衣食父母推往隆冬的寒冷之中,而不管这种任务是否合理,也不管这种举措能否真正达到“减排”的目的。
其实,离开了供暖,民众依旧能够忍受零下十度的寒冷,但他们却为地方政府的民情淡漠所带来的深深寒意而浑身打颤。谁愿意将安全以及幸福托付给一个非但不关心民生反而将民众推入冷水之中的地方政府,谁又能够容忍这样一个本应“为人民服务”却屡屡对人民不屑一顾的公仆呢?
倘若GDP依旧是评价地方政绩的不二标准,上级仍然是决定官员前途的不二因素,民众的权利依旧被高高悬置,民生冷暖无法成为官员不得不考虑的决定性因素,民众与官员之间的冰墙只会越来越厚,官民之间的对立只会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