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罐装制冷剂带上公车吓坏乘客
有网友“vbvn”发帖称,6月27日晚7点半左右,他在江苏常州兰陵乘了一辆302路公交车,车上一名乘客,坐在座位上,脚下踩了一罐小钢瓶。想到前不久发生的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这位网友一路上提心吊胆。“如此定时炸弹怎能带上车?这不是拿全车人的性命开玩笑么?”
回去后,他查了1995年发布执行的《常州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其中的第5条就有:严禁夹带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品上车,对不听劝阻强行乘车者罚款50-100元,并没收违章物品。
既然有这样的规定,为何驾驶员还允许这样的乘客上车?这位网友为此发帖质疑。他的观点得到了网友的普遍支持,也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认为,乘客拎着那么大个钢瓶上车,车上人也不多,驾驶员肯定看到了,却没有阻止其上车,没有尽到安全责任。不过,也有网友仔细对比照片后表示,这个应该不是液化气钢瓶,而是制冷剂,也就是空调里用的氟利昂。
得知此事后,302路公交车所属的公交五公司,502车队负责人马建飞表示,按照公交公司规定,发现有带禁带物品上车的,驾驶员必须要劝阻,不听从的,车不能动。不过,因为不知道车号,也不知道上行还是下行,所以具体情况还不清楚,目前正在查找那个驾驶员,会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
马建飞说,不管是液化气钢瓶,还是氟利昂制冷剂,都是不能带上车的。此外,像油漆、汽油柴油、液化气钢瓶、塑料桶装的白酒、硫酸盐酸等,就连做头发的摩丝(发胶),和大点的包裹,一律都不准带上车。像摩丝,跟氟利昂也有关。它的主要原料有树脂和溶剂——易燃的酒精,其喷射功能是由罐内的化学物质“氟利昂”液化气体完成的,这使得它成了带有一定爆炸危险的小型“可移动炸弹”。
氟利昂究竟会不会爆炸?查了下相关资料,氟利昂本身不会发生爆炸,它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的制冷剂,不易燃烧,化学性较稳定。但为了方便储存、运输,它一般以液态罐装,如果罐装所用的钢瓶超量充灌,或者钢瓶本身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引起爆炸。此外,如果周围温度较高,超过50℃,引起氟利昂在瓶中升温汽化膨胀,也会导致爆炸。而由于液态氟利昂温度较低,一旦爆炸,被气体直接喷射的乘客可能会造成冻伤。
今年5月,杭州一小伙在给汽车空调添加氟利昂时,氟利昂罐突然爆炸,左脚被炸伤。而在2005年6月,上海公交莘北专线公交车上就曾发生过液化氟利昂爆炸的事件,一罐直径仅为15公分的小罐液化氟利昂忽然爆炸,气体喷射而出,造成车上2名乘客不同程度冻伤。北京336路公交车上,也曾发生过因乘客携带罐装氟利昂钢瓶爆炸事件。
马建飞说,在人比较杂的时候,驾驶员一边看投币,一边看停车,有时可能看不到乘客带了危险品上车。希望广大乘客也能积极配合,如果发现有人带违禁物品,提醒驾驶员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