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盘点:空调市场层次逐渐明朗
国产品牌:少说多做稳扎稳打
无论是中怡康、中华商务网还是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都显示出海尔、格力、美的这些国内空调市场的老牌三强今年在销售上依然增长强劲。长期以来,格力、美的等国内空调市场十大品牌都走规模化的道路,纷纷扩大产能来降低成本。据悉,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都有千万台左右的产能。
现在的消费者愈来愈理性,愈来愈看重标准化和可操作的服务承诺,不再关注厂商可以说多少,更关注的则是厂商可以为自己想到多少,做到多少。所以,现在谋求市场占有率的国内厂商,也开始应时而动:着重强调合适的技术与具有穿透力的服务模式。
美的在国庆期间推出高效冷静星J型空调新品时重点强调不做最好的,只做最实在的。这种做法(说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在产能规模、技术研发、成本效益、渠道格局处于伯仲之间,竞争高度集约化的今天,空调核心品牌在硬件基础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用具有穿透力的服务保证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也将成为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服务营销同样进入了无缝竞争整合时代。今年的服务大战中,美的等实力品牌相继提出六年甚至更长的免费保修承诺,令空调市场的服务标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商家的落实力度,而非一句空泛的口号。目前看来,名气比较大的这几个国内品牌做得都不错。
外资品牌:利润优先掌控高端
以LG、松下为代表利润导向型国际空调企业在今年表现也十分抢眼。以LG为例,在年初就宣布了全面转向高端的战略,并一口气推出了十数款高端新品。其中以SP为代表的高端挂机平均售价在3000元以上,而以PR3为代表的高端柜机售价则高达近万元。您还别嫌贵,由于他们准确地瞄准了高端用户的需求,这些售价不菲的高端空调依然卖得十分好。因此,LG、松下等企业虽然销量增长并不如格力等企业明显,但是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增长迅速。
相对于国内厂商的真刀真枪,这种利润导向型的战略实在是“看上去很美”,但这种“美”是必须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作为支撑的。这也就难怪采用此种战略的都是些国际空调巨头。以LG今年卖得比较出色的高端柜机PR3为例,这款机器结合了Plasma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和NANO-HEPA纳米银离子抗菌系统,全面杀菌除异味,加上均匀的三位立体送风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杜绝空调病的产生。而其专利技术双压缩机也很好地契合了国内节能的潮流,能比普通空调节能35%左右,超过国家一级能效比。
不好说谁是“第一”品牌
尽管目前国内空调市场的层次已经疏理清晰,但第一品牌之争依然不甚明朗。正如本文前面分析的,国内品牌和外资品牌的路子不一样。如果有一家品牌能够获得“利润高”“销量大”两项头衔的话,“第一”自然当之无愧,但鱼和熊掌都要兼得,谈何容易?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国内空调市场尽管巨大,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已经呈现增长放缓之势,销量总体下降了5.1%。也就是说,空调的普及已经到了一定地步,厂商需要更加关注一下高端的需求,考虑到部分消费者从“有”到“更好”的这种需求的转换,才能保证进一步发展的利润。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阿谦还是要表达一下老百姓的心态:好东西还是越便宜越好啊。当然,“好东西”和“价格低”也是鱼和熊掌,若想兼得,就需要期盼厂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再激烈。让竞争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