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采用铜制管材是否有害健康
2003年09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本周来自美国的一则报道称“自来水中的铜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这使得人们对供水系统中铜制管材的使用产生了质疑。
在我国,目前采用的节水龙头,主体是由黄铜制成的,采用陶瓷密封,外表镀了一层铬。这种黄铜水龙头抗锈蚀,不渗漏,开关行程短——只有90度,能够很好的控制水流量的大小,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而且由于铜的抗压性、强度和韧性都很好,所以采用铜制水管运输公共用水,不用担心有水龙头爆裂的危险。这非常适用于冬天气温比较低的地区。而在过去,我国大部分供水系统使用的铁制或其它材料制成的,铁制材料的使用导致我国的管道水不能直接饮用。尤其是老式的螺旋水龙头,它们几乎全是铁制的,采用橡皮密封,主要缺点是易腐蚀,容易导致污染水质;密封易损坏,容易导致漏水严重;开关行程长,控制水流量很不方便。由此可见,供水系统适宜使用铜制管材。
使用铜制管材时,水与铜相接触,少量的铜就有可能溶于水中。那么溶解的铜是否真的如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首先,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体中总含铜量约为100-150mg。铜是机体内蛋白质和脢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20种脢含有铜,其中至少有10种需要铜的参与和活化,才能对机体的代谢过程产生作用。铜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胳组织以及脑子、肝和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同时,铜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骨胳的生长,红、白血细胞的发育,铁的运转和吸收,胆固醇和葡萄糖的代谢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2-3毫克铜,孕妇和婴儿要摄入更多的铜,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发挥机体的正常功能。
其次,铜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菌功能。达到标准的饮用水在进入现代城市的公共用水系统,特别是在进入用户供水系统后,由于水中残余的少量细菌会的再次滋生或由于其它污物的进入,而造成饮用水的二次污染。铜离子强大的杀菌能力能够让细菌不再滋生,确保了饮用水的水质。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铜水管可以对饮用水中的一些致病生物体,尤其是大肠杆菌产生抑制作用,99%以上的水中细菌在进入铜水管道5个小时后便被杀灭。
笔者认为,摄入微量的铜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那么,又该如何看待来自美国有关“含有微量铜的自来水会增加肥胖兔子感染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的机会”的研究报道呢?从一方面来看,这项研究针对的群体主要是许多具有高胆固醇的人,而且研究人员现在也正试图证实此发现正确性。如果自来水中含有微量的铜的确会对诱发老年痴呆症,我们完全可以将自来水经过反渗透系统,除去铜之后实现的预防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当铜与水接触时,铜水管内很快会形成一层致密牢固的铜氧化物和碳酸盐保护层,从而避免了进一步腐蚀和铜的过量溶入自来水。而且,健康人的肝脏排泄铜的能量极强,人体内铜含量过多而引起慢性中毒的病例极少,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少数的几个例子可证明是由肝部疾病导致的体内铜的保留量过多。为此,人们完全可以采用将铜制管材用于供水系统中,而且铜也不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泵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