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空调价格是涨是降 到底谁说了算?
厂家主涨商家主降
多数空调企业希望空调价格能涨上去。支持空调涨价观点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理由:今年钢铁等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已快超过企业的承受限度。原材料的涨价在逼迫空调成品涨价。但是,这只是一相情愿,消费者当然希望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商品,更重要的是空调零售终端不答应,大的渠道商依然在整个空调行业牢牢掌握着话语权。这就是市场。
一边是空调厂家吵着要涨价的热切盼望,一边却是全国家电连锁商对价格的磨刀霍霍。国美在日前举行的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上明确指出,今年空调价格战在所难免,一定要在价格上继续保持优势。同时,国美一口气与海尔、美的、LG、海信等16个空调品牌签下了总金额近40亿元的采购大单,继续凭借规模采购来换取厂家的供货价格支持。国美预计今年空调均价降幅仍将达到17%以上,而近3年累计降幅则达到了42%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以国美去年124万台空调销量、占据众多大城市50%以上空调市场份额的实力,其为今年空调价位的定调还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
本埠有空调家庭不到20%
相比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空调仍是家庭拥有率较低的家电产品。从全国来看,空调家庭拥有率不足50%,而哈尔滨更低,专业调查显示,本埠有空调家庭不到20%。因此,哈尔滨尽管处于高纬度地带,却日益为商家所重视,被视为消费潜力巨大的空调市场。本埠空调市场当然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随着国美三店四店即将陆续开业,今夏空调竞争可能犹为激烈。
据悉,近期,我市商家将启动空调市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推出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产品,特别是通过低价位加速空调产品普及,使之成为家庭必需品。
行业瓶颈成降价动力
原材料上涨了,空调的价格还要降,这似乎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但据有关人士分析,空调市场的一大瓶颈是尚未实现品牌集中,因此,空调降价仍是大趋势。
目前空调行业中仍混杂着一大批螺丝刀工厂,占据二、三级市场的很大空间,它们能够生存就足以说明目前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认为,今年将是空调行业的洗牌年,名牌产品依靠过硬的质量保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强撑下去,一些杂牌机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特别是那些手工作坊里造出来的空调,既没质量保证,又没服务保证,只能走降价之路,甚至赔钱赚吆喝,最终会死得很难看。
据悉,2003年,我国空调企业拥有的产能总和已超过5000万套,这足以解决全球空调市场的供应,而国内市场销售仅为1500万套,且品牌的集中度仍不是很高。
空调市场的另一大瓶颈是技术单一。业内人士认为,同样是大家电,彩电的命运却不相同。尽管有专家预测目前彩电不会涨价,因为市场空间不是太大。但在此前,有些彩电还是涨了几百元,这种单价的提高是建立在出现革命性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国彩电正面临从传统显像管彩电到等离子、液晶等平板电视的更新换代,而这种更新都是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我国彩电业的整合已基本完成。
专家估计,空调业要达到彩电业目前的整合水平,至少还要3~5年。因为空调市场十几年来没有出现像彩电行业那样的革命性技术更新,制冷方式和产品外观都没有飞跃性变化。空调厂家研发投入相比彩电也少得可怜。缺少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原材料一涨价就吵着给产品涨价,并非什么高招。要想减缓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还可以通过减少流通环节、节省交易成本等方式。 --中国空调制冷网小新摘自: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