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对冷链意识淡薄 严重阻碍发展
2012年05月0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日前,笔者在北京物美超市积水潭店购买酸奶,卖场有一个小型促销区。在四个冷藏陈列柜周围,一些消费者正在选购酸奶。但记者却发现一个问题:冷藏陈列柜的电源是关闭的。
于是记者问店员:“酸奶上写着储藏条件为2~6℃,但室内的气温在25℃以上,关闭电源不会导致酸奶变质吗?”“都是刚拿出来的,下面的很凉。”“那上面的呢?刚拿出来是凉的,那过一会儿呢?”
这侧面折射出我国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对于冷链的意识薄弱。尤其是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还没有完整的概念。
冷链物流意识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消费者:何为冷链?“冷链?没听过。”这是记者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得到最多的一个答案,甚至一些农产品流通商都向记者表示,不知道什么叫冷链。
“冷链物流没有引起消费者的重视,有很多原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签名告诉记者,我国99%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是食源性事故,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很少,而且冷链成本也远远大于普通物流。“仅仅是价格比较高的肉制品、速冻米面、高级水果可以实现,普通农产品尚不具备这个实力。冷链物流没有引起普通消费者重视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