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要向何处去?(二)

2004年02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现在,社会各界对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的质疑,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市场链在经典管理中没有过。其实所有的经典管理都是通过创新得到实践证明后才成为经典的;所有的经典管理都没有在发展中一成不变的,如果固化“经典管理”不发展,企业也就不能发展。 二是市场链不符合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世界管理大师科斯曾说过:企业内部无法按市场竞争机制来运作,因为交易成本太高了。但是科斯的时代并没有信息化,而现在有了信息化手段,就未必成本高,比如:沃尔玛通过卫星传递信息,全球每个商场卖出去几个鸡蛋都会知道,可以把全球每个信息搜集起来。信息化时代应该可以做到。 日本2003年召开了一次日本国内企业的管理研讨会。日本企业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年功序列工资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很大。他们想打破原来这一制度,希望借用海尔一些思路,我做了发言。日本的媒体给海尔做了一个总结:海尔实行的是彻底的成果制,即完全以市场成果来决定个人收入,并认为日本企业也应该这么做。美国沃顿商学院也在关注,并且在跟踪这件事,他们一个论断是:如果海尔市场链再造成功了,在全世界将是独一无二的,是对世界管理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再造市场链的挑战何在?〗 这给我们提出了很大挑战,没有一个模式可以模仿,必须一起来创新、创造!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三个难题,以便创造出更好的需求: 第一个难题是信息化的基础。所有的企业都有大量的数据,而且每天都在变化,但保证它们都是真实的却非常困难。 中国企业做ERP的,成功的很少,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信息化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走过电子标签这一步。所以我们现在有两个“码”:每个人一个码,每个物一个码,把人码和物码在运作中统一协作起来。要做到这一点,不管多么复杂,不管运转多么快,都会随时清楚地知道状态。这一切的实现必须靠信息化。 第二个难题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市场目标。企业有一个大目标,然后分解到每个人身上,分解到每一天,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把每个人像企业一样来经营。把个人的目标明确之后,分三步走:第一步投入是多少;第二步增值是多少;第三步产生的市场效果是多少。 第三个难题是每个人都有市场经营成果表。像企业损益表一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损益表,每个人都像一个老板来经营。 〖海尔为何转向国际化?〗 1998年我们从多元化开始向国际化转移,这个转移要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加快出口,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通过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名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名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快出口的速度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创汇额,而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在当地的份额。比方说:在美国设立一个工厂,盈亏平衡点是20万台,我们在美国就是出口超过这个数后才建厂的。很多在国外设厂的企业出现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还没有市场就去设厂。 1998年以来,海尔出口创汇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反映在当地的市场销量上,所以我们选择在当地本土化设厂,几年下来我们在海外设立了13个工厂。设立海外工厂,目的不是当地产、当地销,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成为当地的名牌。还可以通过设厂提高企业竞争力,比方说:在美国设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和美国市场联网,包括:信息化、物流……这一下子把我们在国内的物流推进起来了,使我们马上和国际接轨。 通过本土化的名牌运作,海尔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资源,定单增加了很多。这时候不一定再继续去设厂。原来13个工厂都是海尔投资或合资的,而现在有了定单,可以找很多工厂来代理,海尔付给一定的加工费。所以2003年以来,海尔没有自己投资或合资来建工厂,而在全球的制造基地却增加了9个。这9个制造基地叫做“国际合作工厂”,只是拿来定单生产或承包一两条生产线,这就是海尔在全球结成的一个整体生产运作经营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比如:现在的反倾销风险,乃至更麻烦的技术壁垒。〖何谓货真价实的世界名牌?〗 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创出世界名牌。因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对世界名牌的要求,就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必须拥有全球的用户资源。一个区域名牌,还不算世界名牌。因为现在世界上每一个行业都有几个领导者,瓜分了这个行业的全球市场,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名牌。比如说:饮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差不多瓜分了全球市场,家电行业也是如此。甚至即使做OEM,小打小闹也不行。台湾的电脑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是给IBM、惠普等作定牌,但是数量占了全世界笔记本电脑总量的65%,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我2003年9月份去台湾,看到一个专门给耐克做定牌的企业。这个厂做到了全世界第一,一年做1亿双!赚3亿美金!但一个小鞋厂就不可能赚到钱。而这个厂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它从研发开始一直到加工全部都有,甚至可以根据市场调研设计出多种新产品供耐克选择。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OEM,而是ODM,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核心竞争力。 〖海尔国际化的挑战何在?〗 海尔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名牌。如果按照一个行业是由几个大品牌来瓜分的话,海尔还有一段非常远的距离。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从外部来讲就是成为世界名牌,从内部来讲支持成为世界名牌的,就是市场链的流程再造。并且我们的世界名牌与其它行业的世界名牌还不太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每一个地方成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因为白色家电的特点是每个区域的需求都不一样。 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制造、全球化的设计、全球化的销售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但是加入WTO以后,对于我们来讲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大的不同,是全球化的流通,这个过去我们不太熟悉。要做到全球化的流通,首先要获得大的定单,这必须要放眼全球市场,找全球的大客户,再去满足这个大客户的需求。所以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要按照大客户的需求来改变。 这样就带来了三个矛盾: 第一个是速度和差错率的矛盾。大客户有时要产品要得非常快,例如:一个月生产100万台或者200万台你能不能做到?会遇到质量问题、模具开发问题等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个快速转变的时候,设计能力、模具开发能力、制造能力,所有的能力都必须跟上。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化的时代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能力。 第二个是高性能和低价格的矛盾。大客户要的产品性能要符合要求,价格又要很低,有时候差一个美元,就能失去一个很大的定单。表面上看是一美元,实际上是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别人能够做到,说明它有全球最好的资源,而你没有做到,是因为没有整合到全球最好的资源。这是全球化的问题,是进入大流通必须解决的。 第三个就是大批量和高质量的矛盾。沃尔玛一个小时在全球卖123万台DVD,它有时突然像放开闸门一样,在一瞬间销售一空。所以,质量必须100%的可靠!如果质量没有保证,不只是在沃尔玛或者家乐福永远不可能再进,在这个市场上也永远不可能再有信誉。 〖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终靠什么?〗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怎么做?就是以“两创精神”来提升国际竞争力。 ——要自强。“两创”就是指创业和创新。创业,每人每天都是从零开始;创新,是每人每天都有新的提高,在市场上都有最高竞争力。首先要有这种精神,另外,心态上必须要自强。 过去在国际上别的企业不太注意海尔,因为做得不太大。现在慢慢做大了,别的企业又来注意了。海尔目前至少在白色家电领域是中国企业走在最前面的,所以他们把矛头对准海尔。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国外的竞争对手们非常有计划地将全球市场看成一个整体,不光在中国市场要对付你,而且在全球其它市场上也要对付你。 所以自强精神非常重要。而且我们资金实力、人才实力、规模上都有明显差距,所以必须在市场反应速度上要比别人快,必须人人都创新。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强。自己战胜自己,就没有人可以战胜你! 在创世界名牌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至少目前我们收到了一定成效,国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用海尔品牌来销售它们的产品,他们付给我们品牌使用费。这对我们而言,很有好处:一是能得到利润,二是这些产品过硬的话,就可以像广告一样宣传海尔。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还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路有多远,也不管路有多难,我们会努力去做,一直到取得最后的成果!因为加入WTO后的全球竞争需要它!中华民族需要它!中国的富强需要它!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互联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