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空调行业“洗牌”未遂
2004年08月1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进入8月,天还有点热,一年一轮的空调大战却要告一段落了。空调厂家开始盘点银子,或躲在一隅舔舔伤口。
信息来源:重庆晚报 袁享林
也许还有人会偶然想起,去年下半年,冷冻年初始的几个月,业内响起的“洗牌”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回头看去,才发现许多厂家的愿望已悄然落空。
喜欢斗几把小地主的人都知道洗牌是啥意思,它意味着格局的改变,意味着一些人赢钱,而另一些洗白。“洗牌”一词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行业被频频使用,前几年多见于彩电,最近两年则常用于空调。去年旺季前夕,在不少知名商场,一些空调品牌转眼就消失了,留下空荡荡的展台。知情人士私下透露:死啦。
因此有人预言,今年旺季将有一些品牌重蹈覆辙。谁知未能应验。至少在几大卖场还很难看到这种惨状。
有意思的是,无论一线还是二、三线,所有受访品牌都信誓旦旦地说,今年又增长。看来,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只要一息尚存,就有继续喊洗牌的本钱。
有业内人士称,去年遭洗白的多是三线品牌,对三线品牌来说,去年的市场环境远比今年恶劣。今年有“国际友人”相助,大量进口中国空调,许多二、三线品牌都不遗余力替人家贴牌,不求名,但求利,赚了外汇,增加抵抗力。
与此同时,由于压缩机供应出现全行业紧张,即使部分相对强势的一二线品牌碰到了打压弱小者的机会,也缺乏“原动力”,被迫坐失良机。
弱者还活生生的,强者中却有了微妙变化。来自大商场和其它重要经销商的大致数据表明,截至目前,重庆市场的销量冠军仍由格力蝉联,而2至5名却有所变化。也许,这正是为真正的大洗牌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