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根据空调器测试标准对温湿度取样装置的要求,比较了空气焓差法测试系统中空气接收混合箱的几种结构,并通过CFD模拟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箱内加装带有挡流板和导风格栅的混合器,对气流的均匀扩散、测量精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介绍了该别墅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地埋管换热器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组冬季和夏季的运行数据。数据表明,该空调系统的供热量、制冷量、性能系数等基本能达到设计指标,冬季的换热器吸热量略小于设计值,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介绍了空调水系统中污垢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预防污垢的办法。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探讨了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风管保冷与隔汽层的设计要求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详细论述了低温风管保冷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应用PHOENICS软件模拟某体育馆的室内热环境,将壁温作为模拟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建立了室内表面对流辐射耦合换热方程,着重讨论了采用表面换热分析法求解表面传热系数以求解壁温的方法。因壁温计算和室温计算互相耦合,采用迭代计算的方法求解壁温和室温。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以水电站坝体廊道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稳态数学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气流和岩体间的耦合传热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气流和岩体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坝体廊道对气流的冷却效果。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及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三者基本一致。...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建立了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台,研究了不同流速下光催化对不同质量浓度甲醛的去除效果。从氧化反应动力学出发,理论分析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改进负载材料的吸附性能可以提高光催化净化能力。...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从理论上分析了考虑温差影响下,隔离病房和缓冲室的换气次数与房间冷负荷的匹配情况对两室一缓工况下隔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计算,指出隔离病房和缓冲室间的温差和隔离系数主要由两室的换气次数与房间冷负荷的匹配情况确定,而病房匹配情况的影响要比缓冲室大得多。...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结合该小区邻近长江的地理优势,分析了选用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小区空调冷热源的技术可行性,并与燃气锅炉+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进行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水源热泵机组初投资略高,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收期短,作为该小区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水泥、石英砂的回填材料各组分对材料导热系数、稠度、强度及膨胀率等的影响,优选出三种具有良好特性的水泥砂浆回填材料,其导热系数可达2.18~234 W/(m·K)。通过对一个工程实例的模拟计算得出,与传统的膨润土回填材料相比,采用这些高性能回填材料能够减少地埋管换热器埋管...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指出目前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仅根据经验值估算管道内径、计算管路阻力和选配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建议应认真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水泵扬程和流量。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以既有工程为基础,介绍了余热回收换热器的计算,分析了小型蒸汽锅炉排污热回收的可能性与经济价值,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验证。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分别采用两种干燥剂(硅胶、氯化锂)的复合空调系统和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发现复合空调系统比压缩式空调系统不仅节电25.6%~35.4%,而且由于转轮处理了潜热负荷可使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蒸发器面积减少11.1%~156%,冷凝器面积减少15.4%~21.4%。...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在大量热舒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模型建立的形式、研究的内容、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等,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热舒适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展望。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是一种具有自学习机制的模糊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能自动调整模糊控制规则表,使其控制性能得到不断改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介绍了这种控制算法的原理。采用这种控制算法对静态热箱装置的空气温度进行了控制,并与PI控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具有响...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介绍了该机库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气流组织、VAV的控制,总结了该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采用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通风模型房间内的气流运动和由固定点释放的示踪气体CO2的浓度分布,分析了送风速度和释放源位置对浓度场的影响。气流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流动显示实验结果比较吻合。...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总结了冬季室内局部供暖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因,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针对建筑节能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意义,从能量、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节能的能量评价法、经济评价法和系统评价法,提出与三种评价法相对应的建筑物能量集成度概念、节能体系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模型以及多指标塔式评价体系模型。...阅读全文>>
- 2006年第9期[2006-10-12] 对湖南某大学校园内建筑的环境热舒适度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采取现场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测试了20间教室和5间学生宿舍,收集问卷调查表1 273份。发现温度、风速、着衣热阻等参数对热舒适有明显的影响,但相对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不大。学生可接受的作用温度范围比ASHRAE标准规定的...阅读全文>>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