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烃制冷剂缺乏有效监管 全球变暖加剧
随着空调在世界各地的普及使用,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关注用来运行空调的气体――它们都是全球变暖的强力推动者。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和印度的空调销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空调的价格不再遥不可及,但温度也因气候变化在不断攀升。
空调制冷剂的使用主要通过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来管制,该条约旨在保护臭氧层。从前使用的氯氟烃(CFC)制冷剂会严重损害臭氧层,目前已基本被淘汰;而在工业化国家中广泛使用的最新型制冷剂,则对臭氧层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但这些气体却有着很大程度上被臭氧条约所忽略的影响。它们造成的全球暖化效应是标准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数千倍。据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计算,如果进入全球市场的所有设备都采用目前空调所使用的最新制冷剂,到2050年,全球变暖有高达27%将是由这些气体造成的。
因此,原本用来解决一个全球性环境灾难的对策,现在又由此萌生出了另一个灾难。
记者了解到,取代氯氟烃的气体氢氯氟烃(HCFC)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很轻微,虽然很多科学家预期这些气体应该因《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淘汰规定而减少,但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仍在迅速上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作为发展中世界蓬勃发展的空调行业的支柱,这些气体的水平在过去20年中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新高。
由于工业化国家从10年前开始转向新的、臭氧友好型的气体,其浓度也在迅速上升。美国的新型室内空调目前使用一种被称为410a的氢氟烃(HFC)制冷剂,因不会影响臭氧层而被贴上了“环保”标签。但其暖化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2100倍。而《蒙特利尔议定书》无法控制这些制冷剂的增长,因为它只监管消耗臭氧的气体。
该条约的时间表要求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几十个发展中国家,从明年开始也从氢氯氟烃逐步转向对臭氧层影响较小的气体。但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则在督促他们选择那些不会造成地球暖化的气体。日前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又称里约+20峰会)上,临时议程建议,逐步淘汰这些具有暖化效应的氢氟烃。
但出席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却面临阻力,因为美国本质上是在告诉其他国家去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跨过这一代制冷剂。问题在于,目前空调行业没有现成的商业替代品,既对臭氧层友好,同时还不会产生很强的增温效应――虽然有很多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记者了解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化工和空调公司,包括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和日本领先的家电制造商之一大金,已经开发出了不导致全球变暖的空调家电和制冷剂,甚至已经建立了工厂准备投产。
但这些产品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出售,并且需要制定新的安全标准,因为其中往往含有易燃或有毒气体。随着当前制冷系统蓬勃发展带来丰厚利润,以及氢氟烃缺乏有效监管,各国或者公司没有让新设计进入市场的动力。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在黑暗中摸索着努力应付困境的原因。”联合国臭氧项目前负责人拉津德?申德(RajendraShend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