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空调出口增长的困境

2003年12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在2003冷冻年度,中国空调行业在大量库存、“非典”突袭、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多少有些让人始料不及。 一路飙升 在拉动2003年度空调市场增长的贡献中,出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3冷冻年度我国共出口房间空调器1480.1万台,出口额达20.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35%和57.05%,是近几年增幅较高的。 有两类企业收获较大,一类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如飞达仕、富士通、三星、夏普,另一类是中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并重的企业,如海尔、格力、美的、格兰仕、志高、科龙、华凌、LG、松下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根据对海关总署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2003冷冻年度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房间空调器总出口量54.2%,而国内企业只占45.8%。由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是以OEM方式出口,因此如果以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出口份额来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差距会更大。在外资空调企业中,以LG、三星、大宇为代表的韩资企业占了较大份额,其次是日本、美国和以色列等国投资的空调企业。 增长极限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利润大幅缩水的国内市场,企业对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无不抱以厚望,在2003年取得不错业绩的企业希望再接再厉(见表1),业绩不如意的企业则更想奋起直追。 根据公开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03冷冻年度全球房间空调器(含柜机和移动式空调器)的总销量约在4900万台,全球房间空调器的贸易量约在2300万台,其中原产地在中国的空调出口约占全球出口市场的64%。按全球房间空调器市场4%的增长率,2004冷冻年度全球房间空调器的需求量约为5100万台。 中国在全球房间空调器制造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无可置疑。由于房间空调器制造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充沛,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中国作为全球的房间空调器制造、出口基地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原产于中国的空调器将有机会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然而关键是哪些企业、哪些品牌可以获取更大份额。 出口困境 从国内空调企业的出口市场来看,除面临全球房间空调器市场空间增长趋缓的制约外,还会遭遇到如下困境: 1. 出口价格与反倾销 由于众多空调出口企业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竟相出口导致恶性价格竞争。从2000年到2003年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器出口量从366万台增长到1480万台,而出口均价则从213美元/套下降到142美元/套,降幅达33.33%。出口价格的大幅走低,体现了中国空调产品参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提高了中国空调产品的性价比进而扩大了出口市场。但价格的不断下滑,不仅使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而且可能会引起重点区域市场的反倾销诉讼。 中国目前空调器出口主要是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上国家的企业已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诉讼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些。随着中国空调器出口市场的扩大,中国空调出口可能遭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将有更多是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南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国家。 2.各种由标准、标识、认证等组成的非关税壁垒 中国成功加入WTO无疑为中国空调器的出口降低了关税壁垒,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开放的国际市场,在降低关税壁垒的同时,非关税壁垒就会凸显其威力。目前中国空调器的出口市场—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家电产品除了最基本的安全认证外,还不断提高空调器产品的能效指标,将HCFC制冷剂的替代时间提前,并对废旧产品的回收责任通过立法予以确认。 以欧盟为例,在关税调节方面,欧盟部长理事会于今年5月8日发布了第815/2003号条例,该条例列出了包括空调器在内的机电产品的毕业产品清单,从2003年11月1日起,欧盟将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对上述产品削减50%的关税优惠幅度,从2004年5月1日起则取消全部优惠。 在节能指标方面,2002年欧盟已颁布了专门针对家用空调器的2002/31/EC指令, 该指令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后出口到欧盟的家用空调器产品都必须贴上能效标签,以便消费者根据能效指标进行选择。据悉,2004年欧盟的节能标准和政策仍将调整。 在废旧家电回收及无害化方面,2003年2月13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欧盟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以及《关于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在产品适用前一个指令之前有18个月的过渡期,因此该指令将在2004年8月13日生效,并作为欧盟的法律实施。按照该指令规定,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产品制造商或产品进口商须负担产品回收处理的费用,同时还必须负担历史废物的处理费用;而按照《关于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草案)》,自2006年7月1日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禁止使用的指令中规定的有害物质。 另外,在制冷剂方面,根据欧盟的相关法令,2004年开始禁止以R22为制冷剂的家用空调器出口到欧盟国家。欧盟即将出台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办法》及《欧盟化学品政策咨询文件》涵盖面极广,涉及到家电产品的原材料、配件等,对中国空调器等制冷器具产品的对欧出口也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出口之路 面对通向国际市场的层层藩篱,中国企业如何跨越?从短期看,中国企业还可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大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向国际市场提供具有较高性价比的空调产品,不过这种优势正逐渐被全球的空调制造商、品牌商、经销商所共享和稀释。长远看来,中国空调企业还是需要构建自身的核心优势,这需要时间和金钱去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品牌塑造或收购、渠道建设和维护,更需要人的智慧去经营。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东方空调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