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恐行业“关门” 奥克斯紧急迫降
挥师汽车业
2003年10月,奥克斯集团成功地将沈阳双马汽车公司纳入麾下,并且动作神速地在当年11月1日推出了新车样车。其汽车产品系列包括,一款是多功能SUV“原动力”,售价7.38万~8.38万元;一款是双排座轿卡“瑞途”,售价6.18万~6.58万元,这两款车将于今年3月初上市,今年的销售目标为两万辆。
针对奥克斯的这一举动,有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制冷行业利润缩水,品牌竞争优势不明显,而与制冷业相比,汽车行业整体来看仍是有利可图。车评人叶永丰认为,“虽然SUV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对于中国汽车发展的阶段来讲,奥克斯现在进入这个市场还不迟。”不过也有人反问说,虽然“不迟”,但SUV正面临大浪淘沙的严峻考验,客观环境可能对新进入者不利。
献身价格战
SUV概念在2003年得到了升华般的表现,消费者心理上似乎已完全接受了它。众多汽车厂商也开始蜂拥而至。
对于SUV的厂商扎堆现象车评人钟师认为,一是因为SUV的技术门槛低。很多的SUV脱胎于皮卡,技术含量不高;二是政府对轿车生产准入的门槛卡得很紧,而SUV走的是轻型客车系列,政策控制相对较宽;三是SUV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相对于皮卡来说,SUV不仅允许在城市道路上使用,在路况不好的地方,SUV同样实用。
进入者中,价格战自然接踵而来。今年1月,在北京吉普欧蓝德正式下线前,长丰猎豹便率先举起了降价大旗,最高降幅达2.5万元。随后,SUV降价战火迅速蔓延到各个价格区间。低端SUV中,中兴、长城、陆风纷纷让利,幅度从4000元~1万多元不等;而中高档SUV更是大刀阔斧地降价,不久前,帕杰罗SPORT首次全面下调价格,降幅达3万元。
有分析认为,现在国内SUV产能普遍过剩,而经济型SUV则更甚。有的厂家产能利用率只有60%。去年我国各类SUV市场的销量总和在16万辆左右,但产量高达20万辆以上,部分企业的库存甚至达到30%以上,而疯狂的代价不可避免的传导到2004年。
SUV大浪淘沙
英国陆虎SUV北京代理商——北京惠通陆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的相关人士认为,“国内的多功能运动车市场虽说火爆,但实际上很多车并不一定能称得上是SUV,它们的技术水平如果在短期内不能有很大提升的话,我想这种车型将很难持续。”对国内低端SUV他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钟师也认为,油耗多、排量大、技术等级差等因素都将是低端SUV发展的致命软肋,脱胎于皮卡的国产SUV要想提高产品可靠性是很困难的。
不仅如此,随着国外高端SUV的逐步引进,对国内低端SUV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克莱斯勒大切诺基已经在国内生产而且销售状况颇佳,原有的切诺基也在不断改造,推出了一些新车型;丰田在推出特锐、陆地巡洋舰3400后,马上要有新款SUV上市。“这一系列的车型进入中国后,对国产低端越野车的市场肯定是一个冲击。”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奥克斯“醉翁之意”
没有人会对SUV如此市场环境心存乐观。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直言不讳:“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讲,主流市场还是轿车,轿车占80%~90%的份额,所以奥克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是以轿车生产为主要目标。”
至于为什么绕道SUV,据企业相关人士介绍,关键由于奥克斯并购的沈阳双马汽车公司没有轿车的生产目录。至于背景据黄江伟说:“因为前段时间有消息说国家要把进入汽车生产的大门关起来,所以我们觉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进入到汽车圈子里来。”由于前期SUV和皮卡投入的资金和设备相对较少,而且壳资源相对轿车更容易获得。因此初涉SUV市场应该有利于企业引进一些汽车生产、研发和销售人员,通过一段时期的磨合奥克斯会不失时机的转入轿车生产领域。
据了解,有关轿车生产奥克斯目前正在积极物色合作伙伴。对此奥克斯的计划是主攻目前竞争异常激烈的2.0L~3.0L阵营。“如果明年轿车顺利上市后,我们将把主要
精力投入到轿车生产上。”黄江伟坦言。
就利润来说,低端SUV算不上高,所以一些SUV生产企业都热衷于转做轿车。但同时车评人钟师提示:“对于做低端SUV的企业要做轿车也有门槛要跨,它的技术实力决定了它只能从低端的轿车做起,但低端的轿车目前同样利润甚微。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