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就是尊重环境尊重人
2003年10月1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对你来说,可持续发展是什么?
一个叫麦一伟的工程师说:“我的子孙后代能否居住在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上?人,地球,利润,我们必须在每一个项目中都将三者紧密相连,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女地质专家弗朗西斯说:“对我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尊重,尊重环境、尊重人。保护环境以供未来世代享用,以己所期相待于人。我们开发地下矿藏而不破坏地上的资源和生态。”
麦一伟和弗朗西斯都是壳牌公司的员工。作为一家在华跨国公司的职员,他们和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了壳牌在中国启动的可持续发展推广行动———“今日行动,心系明天”。
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国民也是对世界的承诺,它也是今天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尺。然而在经济活动中,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国庆前夕,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董事长朱蒂女士来华参加“今日行动,心系明天”推广活动,有中国记者问她个人在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她说,“你们也许不相信,我连汽车也没有,我更喜欢走路上班和购物,少坐汽车多走路对健康和社会都有好处。”然后朱蒂把话题转回来:“可持续发展是壳牌商业利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在公司所有业务部门都建立了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体系,同时努力把所有生产作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壳牌东北亚集团主席陈逸嘉先生讲了这样的故事:今年5月,壳牌在南海海域铺设石油管道时遇到大片生长健康的珊瑚群,他们担心引堤施工会影响珊瑚的生长,决定将400平方米的珊瑚移植到10公里外的鸡心岛和芒洲岛西海岸一线。因为这些珊瑚生长在砂砾层上,而不是坚硬的岩石上,所以移植比较容易。他们请南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实施,在水下装了监视仪器,定期监测珊瑚的生长情况。3个月后,移植后的珊瑚存活率达到95%。
世界的运转离不开能源。在本世纪,石油、天然气仍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能源。自从1949年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油田开发以来,人们发现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油气在海洋中。壳牌已经把钻井打到海下2000多米深处,在1000多米的海底生产石油。经济与技术的挺进直接挑战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资源和废物的循环再利用是壳牌处理建设项目中建筑和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随着工程和项目,壳牌建立了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有废玻璃、塑料瓶等都进入循环利用系统,施工现场和工人营地的下水道污物都经过脱水处理,减轻重量,缩小体积,脱水后与有机废物一起填埋。
为了控制施工场地的沉积物,避免它们直接流入大亚湾海域,中海壳牌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他们在裸露场区种草,修建防洪坝,在无植被的输配电塔区移植灌木。专门的现场排水管理小组及时处理雨水,把雨水收集过滤后再排入大亚湾,在暴雨期间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确保水质合乎标准。
壳牌中国天然气及发电业务董事王郁章先生谈到了对古老能源煤的清洁利用。他说,他们把不同种类(包括劣质)的煤气化,生成合成气,即一氧化碳和氢的化合物。合成气中含有原煤中80%的能量,另外15%的有效能量以蒸气的形式获得。这些合成气是制造尿素、合成氨等化肥的原料,也可作为城市用气,作为电厂发电、供热的燃料煤的气化技术使煤充分被利用,硫化物是化工厂的原料,灰分可做建筑材料,生产中用水极少,废水也很容易净化。这个技术使一些因污染而被关闭的化工厂重获生机。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