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采暖直面国际挑战信心百倍底气十足
近一时期国内名牌产品,在国外品牌的巨大压力下频频失手。南孚电池、中华牙膏、小天鹅洗衣机、健力宝......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名牌,或实力不支黯然倒下;或身陷合法阴谋不能自拔。就连天天和我们见面的娃哈哈,也在与法国达能的苦战中命悬一线。然而在面对国际品牌汹涌侵蚀时,我们的采暖器厂家却笑傲江湖,面对国外品牌的竞争信心百倍底气十足。
国外热水器品牌在中国多数水土不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着一方散热器。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画强指出,国外产品进入中国以后,很多方面出现了不适应。包括不适合中国目前系统管理的现状和中国采暖的水质,比如腐蚀、漏水、系统的配合性比较差。很多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之后,浅尝辄止,很快就消失了。而且,随着国产散热器的精品化、轻型化、艺术化,与国外品牌的设计差距也越来越小。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国内中外合资的散热器产品,使用几年之后也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国内品牌的优势日渐明显,国外品牌处境日渐尴尬。
技术进步是占有市场的根本保证
散热器的技术门槛很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企业也开始将技术进步看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陇星集团总经理吴继祖表示,陇星集团一直把研发作为公司非常关键的一块。通过做研发,通过不断的提高技术,通过技术的改革,来不断的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佛瑞德总经理谢东,则更是将极耐腐蚀的铜管铝散热器,作为自己企业的主要产品。并取得了寿命比其它产品长2到3倍,实际寿命50年以上的高品质成果。目前只有北美的个别企业,能够在这方面与他们进行竞争。科技进步使企业获得了在其他方面,无法取得的效益和信用。
地处山东的阿波罗散热器,为了打造完美的品牌,不惜牺牲自身的发展速度。营销部总监刘新元对这一发展战略非常有信心:“国外企业应该向我们学习怎样操作中国市场,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成功的国外品牌已经把自己看作本土企业
也有一些国外品牌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都是以本土化为战略方向的。墨洛尼集团是一个意大利的家族企业,他旗下的阿里斯顿家用的供暖系统产品和欧科商用系统产品,都是在本土化后取得巨大成功的。欧科事业部中国区总监谢新天和阿里斯顿市场总监方铭华,都不约而同的表示:“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0年,99%的员工都是中国人,我们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的品牌。”
阿里斯顿市场总监方铭华,可以说是墨洛尼集团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意大利人,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更让人惊奇的是,他居然还时不时地带出一些北京特色的儿化音。
国内品牌已经走出国门反客为主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有一些国内品牌已经杀出国门,成功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据旺达集团副总经理华东介绍,旺达集团80%的市场主要在国外。但由于在国外进行品牌宣传困难很大,目前只能委曲求全做OEM。大通散热器市场策划部经理刘庆申也表示,从对美国、俄罗斯、德国等的考察发现,我们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优势。
参访了一些采暖器业内资深人士后,我们看到国产采暖器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既有我国特殊国情带来的先天优势,也有技术、市场运作等后天努力取得的骄傲成果。但从整体而言,我们国产采暖器在工艺和国外市场品牌打造上尚有欠缺。但只要我们发挥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时刻为民族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就能利用好现有的优势,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来自:焦点装修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