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002年12月2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低温辐射电热膜采暖系统,又称“嵌入式供暖系统”,是以半导体材料及基材(聚酯薄膜)制成的薄膜为发热材料,安装于建筑物的顶栅、墙壁及地面内,表面使用石膏板等不燃材料覆盖,发热部件完全嵌入建筑物内,以电能为能源的采暖系统。
电热膜采暖系统具有保护环境、安全高效、分户计量、分室控制、舒适性较高,节省室内空间等特点,在欧美广泛应用,是一种成熟的采暖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热膜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采暖技术,还有一些人对大面积推广持怀疑的态度。为此,把通过对大量电热膜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陈述如下:
一、适宜在节能建筑物内使用。
三分供暖七分保温而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节能建筑比没有保温措施的建筑节省50%以上的能源,尤其是电能作为高品质能源,单位热能的价格比燃煤要高一些,因此,更要重视节能。
电热膜作为先进的采暖方式,要与保温良好的建筑物配套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就必须靠电能来维持热平衡。实际上,通过建筑物外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就是消耗的电能。因此,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增加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保措,对于电热膜的使用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如果建筑物的保温达不到节能建筑的标准,电热膜采暖系统的费用一定会比较高,因此,负责任的电热膜生产厂家在洽谈合同的时候要求用户一定要对外墙进行保温处理。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进行保温处理只是一次性投资,而节省能源则是几十年的事,经济上也是非常划算的。
二、部分新竣工建筑费用为何较高
目前,大面积采用电热膜供暖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新竣工的,而有一些用户搬进新居以后的第一个冬季却感觉电费较高,不像供货厂商所介绍的那样节省费用。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竣工建筑的地面、墙体、顶栅,由于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原因都会比较潮湿,这样,相当一部分电能被用来干燥房间而不是用来维持温度,电费相对于干燥的房间较高。
其次,在一些商品房小区,往往第一年的入住率不高,而电热膜采暖的主要特点是分户计量,没有入住的房间就没有取暖。如果一个住户的上下左右都没有入住,所有的内墙都接近于外墙的散热量,这就超出了正常设计的范围,这一户的费用就会异常增高。一般来说,第二年的费用会随着房间的干燥及入住率的提高而明显下降,降幅为25%~30% 。因此,电热膜使用知识的普及以及售后服务非常重要。
三、正常费用计算使用电热膜采暖究竟要花费多少钱,是每一个开发商和用户关心的问题。
就北京地区的情况看,一般普通住宅的电热膜安装功率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55瓦(节能建筑)。如果每个采暖季节按照120天计算,每天保持24小时不间断供暖,系统累计工作时间为6~10小时(温控器设定温度后系统会随温度的变化自动接通或断开),因此,每平方米一个采暖季节的使用电量为36~66千瓦时(度)之间,如果每度电价格为0.44元人民币,则每平方米建筑每个采暖季的费用为16~29元之间。
初步估计可以优惠20%~30%。这样,优惠后的费用大约在每建筑平方米一个采暖季13~23元人民币之间。
四、关于电热膜合理使用的问题
首先,使用电热膜采暖也存在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当前传统的供暖方式仍然是集中供暖方式,国家或企业承担费用,居民只关心冷暖,不关心费用,形成极大浪费。但使用电热膜供暖,温度和费用是紧密挂钩的,因此,用户既要关心温度,也要关心费用。选择适宜的温度、适宜的供暖时间对于节省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20度左右,一些人却习惯更高一些,而温度每提高一度,就要增加耗能5%,室内温度过高很容易使人患感冒等症状,因此,选择合适的温度也需要观念的更新。
第二、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供暖设置,可以有效的节省费用。电热膜采暖系统具有设置方便,分室控制的制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方便的设置供暖系统。象节约照明用电、节约用水一样来节约供暖用电。另外,系统还可以提供一种智能温控器,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规律进行编程,自动进行过程控制,而这一切都会有效的节约能源。
--摘自《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