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震后倡导使用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供热或制冷
制冷快报 - 制冷快报讯:距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及海啸已经一年有余。由东京电力(TEPCO,Tokyo Electric Power)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以及部分由东京电力和东北电力(Tohoku Electric Power)运营的发电厂在灾难中受到破坏,被迫停止运营。
灾难无论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力所致,都具有引起重大变化的能力。日本周边地区的居民不断呼吁用热电厂代替核电厂。这些事件过后,发电成本随之上升,电力短缺成为去年日本关注的焦点,而今年电费仍将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趋势,天然气能源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日本政府可能会在能源和环境战略中倡导使用液化天然气(LNG),具体情况今年夏天将最终确定下来。天然气驱动设备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技术将以更明确的方式进行再评估,以应对将来持续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空调制造商将精力集中在热电联产系统的示范性实验及其商业化发展上。热电联产系统可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使LNG和燃气热泵(GHP)空调产生电和热。Panasonic近期开发了新的系统,该系统结合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在电力故障时也可正常使用。Panasonic目前已着手开发采用该系统的商用GHP空调。当遭遇电力故障时,具有独立发电功能的商用GHP空调可利用室外机的蓄电池储备的电力启动天然气发动机。室内机便可以继续利用由蓄电池直接提供的电力来供热或制冷,这些电力还可以用于照明。
Honda目前正对与东京北边的琦玉县相连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演示实验。Honda计划采用热电联产系统,当电力中断(如电力故障)时,该系统可手动启动,由天然气发动机发电。热电联产系统使用的是储存在高压气缸里的丙烷气体,Honda还将对独立发电系统进行操作演示。
日本东部大地震后,电和气无法送到受灾地区。灾区居民楼、办公楼、医院及工厂的电器设备都无法运行。地震之后的几个月,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用电也受到限制。这促使人们再次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工业区的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能发电及供热,能效更高且能量损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