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巨献:紧急疏通西宁燃气管道

2006年01月24 15:12:00 来源:制冷快报
世界原油接连涨价已触动各地经济的神经,能源问题再成关注焦点。在青海,在西宁,在资源富有之地,能源在为市民创造最新生活的同时,也同样面临微许尴尬:在天然气“温暖”西宁市千家万户时,“气荒”问题也开始日益凸现。

为解决这一难题,有效地支持西宁市经济发展,2005年2月5日,毛家台至西宁市天然气分输管线开通,更多的环保能源开始源源不断地流进,西宁市天然气供气问题得以平衡。但当我们在充分享受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实惠时,是否想到有这么一批建设者们,为打开西宁市天然气大通道而付出了怎样的艰辛?青海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一个还不被更多人熟知的名字,在疏通西宁市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004:“ 气荒 ”逼近西宁

2001年应该是西宁市能源的革新年,当年5月31日,天然气在这里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随着天然气的接通,市民家里的小煤炉被逐步淘汰,一个个燃煤锅炉轰然倒塌。电力、煤炭、天然气构成西宁能源消耗三足鼎立新局。

随后,天然气以其环保、节约等特点,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并且,天然气的使用也迎合了西宁市“蓝天碧水工程”的实施,当年西宁市天然气使用量高达几千万立方米。2001年后,西宁市发展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天然气需求量每年都要翻一番,供气难日益显现。

2003年冬季,西宁市用气进入最高峰,每天需求量为30万立方米—50万立方米,这在许多外地中小城市,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如此大的消耗量相当于一些中小城市一年的用量,原有的供气网络显然不能适应西宁市长期规划的要求。

破解西宁“气荒”的问题被摆在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年初的桌面上,时任西宁中油公司总经理助理的田玉宝是寻找“气荒”最佳方案带头人之一。田玉宝,1967年12月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同年开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专学校任教,1998年到石油管道局陕京线生产调度室工作,2000年调河北廊坊输油公司,2001年调中油中泰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2003年调西宁中油燃气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相关技术人员为此在“会诊”中提出:要么在原有输气管道西山林场段进行改造,短期内可对“气荒”起缓解作用,虽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投资少是一大优势;要么另辟气源,另行开辟进入西宁的输气管道,如此既符合西宁市未来规划要求,又可以对“气荒”除根,不利的是投资较大,工期可能稍长一些。

一时间对西宁“气荒”破解方案选择进入两难,天然气管道建设是当今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投资这些行业,也是收益缓慢的,收回投资成本达到盈利可能需要30年、甚至50年以上,并且天然气投资动辄就上亿元,因此做出一种投资选择不会轻松。

2004年5月30日,西宁市供气平衡问题再次被正式列入西宁中油燃气公司议题。恰好西宁中油燃气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相关高层领导来宁考察,看到西宁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该领导以高瞻远瞩的眼光作出指示:要从长远上解决西宁用气困难问题。

一切都暗合着青海大开发的鼓点,一切都为了西宁市明天的更加靓丽,然而一切又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2004年7月5日,青海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田玉宝任总经理。

2005:西宁“ 气门 ”打开

2005年2月5日,毛家台至西宁市天然气分输管线工程悄然开通,西宁市双燃气的“气门”被彻底打开。这条西宁市第二条输气管线长约二十公里,耗资4500 万元,年输气能力高达6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西宁市未来的需求。而2001年 5 月 31 日开通的西宁市第一条天然气管线设计总用气规模为每年 2.6亿立方米。田玉宝估算,至2007年,西宁市年用气量将达到5亿立方米,第二条管线的开通,对西宁市社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需要自我标榜,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做事是最好的答案。”田玉宝的一句话道出了青海中油燃气管道公司在媒体上难以觅到其身影的原因。在这条管线的建设中,田玉宝领导下的青海中油公司历尽艰辛的历史却永远无法磨灭。

2004年,青海中油公司铺设毛家台至西宁市天然气分输管线工程计划首先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西宁市某大型复合肥项目也在等“米”下锅,急需天然气的开通。仅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并不是想怎么建设就怎么建设,申请手续相当复杂,要通过气源地的高管层批准才能实施。而2003年、2004年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对天然气拥有绝对话柄权的石油巨头,手里的天然气资源并不多余,在西气东输的大背景下,在西宁争取输气管线的建设并非易事。

一边是西宁市民期待的目光,一边是困难重重,田玉宝没有放弃。为让西宁市民平稳度过2005年春节,经田玉宝等人数月的不懈努力,获得中石油大力支持,2004年8月26日,管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从事天然气行业就如同怀抱炸弹,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安全取决于施工质量,取决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西宁市建设天然气管线的消息一经披露,社会上众多的管道建设企业蜂拥而至,打着上层领导旗号前来的更是多如牛毛,田玉宝深感压力巨大,但他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当时有不少的人找上门来,无非是想拿糖衣炮弹炸开进入工地的缺口。”为企业百年大计考虑,同时也为自己考虑,更为优良的工程质量考虑,田玉宝在选择施工队伍、购置工程材料等中明确规定:凡是没有为西气东输工程工作过的施工单位不要;凡是没有为西气东输工程制造过管道的生产厂家产品不要;凡是没有为西气东输制造过材料的生产厂家耗材不要。而对找上门的一些人,田玉宝更是态度坚决,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考察。

有一次和自己的领导———西宁中油公司董事长曲国华聊天时,田玉宝倒出了选择工程施工队伍时经常遇到“关系户”的难题。曲国华是一名优秀的管道专家,同时也是青海中油公司筹备组领导之一,为人正直,工作极其认真,特别是对工程质量、工程安全要求极高。曲国华听到后说:以后有类似的事情让他们来找我。“其实好多压力都被曲总顶了下来,在这一方面,他成了我最好的挡箭牌。”田玉宝在谈话中对曲国华充满了敬佩。

也正因为有着田玉宝等人极强的责任心,工程在2005年春节前完工时,其优良的质量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和表扬。

2006:西宁气价不会高

作为天然气大省,青海的天然气价格其实很实惠。在田玉宝的印象中,西宁市天然气价格在全国是最低的,“所有的能源是属于国家的,天然气价格的定位同样要在国家发改委定价范畴。”据田玉宝了解,在山东,天然气门站价达到每立方米1.4元,可想而知到户的价格是多少,而西宁市居民灶具供气价格每立方米仅1.05元。

田玉宝此番话语是有感触而发,前些日子,某企业老总向他抱怨说西宁的天然气价格太高了,使用天然气可能造成他们企业的亏损,希望能把气价降到每立方米0.75元。别说田玉宝没有这个权力,就是有也不可能把气价降到那位老总所说的位置,因为用每立方米0.75的价钱在气源地也买不到天然气,青海是资源大省没有错,从全国各地天然气价格的对比中应该看到,青海人民还是得到了实惠,外来开发商在青海使用天然气的生产成本绝对不会高于外地,如此看,青海应该是外来投资者的沃土。田玉宝对此希望能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打开一些搜索网站,针对青海气价偏高的牢骚如今依然可见。在某网站的论坛上,一名为“雨裁云”的消费者这样认为:其实考虑气候因素,青海居民在采暖方面的负担比内地沉重许多,比起这些负担,我们的这点便宜价格,实在是占不了太大的便宜,西宁天然气乍一看是便宜,但是,西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无法承担与内地一样的天然气价格,再说天然气产地就在青海,管线相对短些,近些,成本低些,不能只和内地比,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和实际情况以及产地因素。

针对这些,田玉宝引用了西气东输项目一位副总经理的话:“天然气的确是好东西,就要卖到好价钱。”而实际上,在西宁,天然气应该说比液化石油气的价格还要低,二者在产品性能等方面又是无法比拟的。

据测算,我国的天然气市场前景广阔,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645亿立方米,2010年达到112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2510亿立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利用与具备利用天然气的城市约二百五十个。对此,田玉宝认为,虽然毛家台至西宁市天然气分输管线开始运营,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天然气紧张局面还将继续。因西宁市地质结构问题,无法建设地下储气库,而一些球罐的储备又无法大面积缓解用气紧张局面。在可能出现的困境面前,田玉宝也同样保持着乐观态度:“不管怎样,西宁市输气管线网络的完善,已具备了大量用气的条件,只要气源地没有问题,保证西宁用气是我们的责任。”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