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空调力争沪市销售增30%
上海长虹崔伟达总经理可谓是空调行业的“老法师”了,在长虹总部任职多年,今年受命管理长虹空调的上海市场运作。近日,笔者就上海长虹空调事业的一些话题对崔经理进行了采访。
笔者:今年长虹空调的新品推出方面有什么重大的举措?
崔经理:今年长虹推出的家用空调新品最重要的是新“大清快”。
“大清快”是长虹的主打高端产品。自1998年推出至今,在业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时至今日,在国内和日本,“大清快”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此次推出的“新大清快”在外型设计上更为时尚,增加了“双向换气”、“银离子杀菌”等生态健康功能,而内在品质仍然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
笔者:您如何看待目前的空调行业状况?
崔经理:目前整个市场消费者已经相当疲劳,受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影响,市场饱和度日益增加。现在一级市场已相当依赖于消费者的二次购买。以上海为例,1995年到2003年一直都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但2004年发生停滞,2005年开始出现了9%的下滑,而今年能否实现增长也很不乐观。另外,整个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却急剧增长。总的说来,全行业普遍资源匮乏,已经到了非常艰难的程度。
笔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虹有着怎样的市场发力点?
崔经理:从战略层面来说,长虹有着100亿的强大固定资产后盾,今年长虹又将空调等白电产品作为长虹的支撑产业,将占长虹整体业务的20%;从实物层面来看,长虹空调有着投资10多亿元的全套三菱、东芝先进生产线设备;从营销上看,从去年开始,长虹空调从彩电营销体系中独立出来,实现了专业化营销,发展非常迅速;从人才角度来看,我们也改变了原先只用“长虹子弟兵”的做法,从去年开始大量引进优秀的外来人才。这一切可以保证长虹空调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长虹空调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性。
长虹空调白电也将继续做大做强,走规模化战略。因为唯有实现了规模化,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获得较底的采购成本,进而能在当前国内市场的价格生态中生存并产生竞争能力。
笔者:针对上海市场,今年长虹空调有着怎样的战略目标?
崔经理:上海在长虹空调战略中地位相对特殊,因为上海市场辐射整个长三角,购买能力强大。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品牌形象与实力的展示地。另外,上海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与复杂。长虹空调除了要与格力、海尔等国内行业领先者竞争,更要面对三菱、松下、大金等强势合资品牌。同时,上海地方法律法规相对健全,管理规范,综合成本较高,行业门槛也随之提高。
今年,长虹空调在上海更注重于调整、修改策略,积极进取,稳步前行,争取达到销售额1.5亿元的目标。而根据公司商业计划,长远看来,长虹将力争实现在上海市场30%的年销售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