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家电刮起涨价暴风
前文:3月10日,苏宁电器举办的2008空调行业发展趋势论坛上,15家空调制造企业站在了同一战壕上,纷纷痛陈自己面临的成本压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涨价。
白色家电年年涨价
刚进入2008年,白色家电强势品牌西门子就宣布涨价。1月4日,西门子向各终端销售商发出调价通知,将旗下白色家电产品全线提价3%~5%。
紧接着,白色家电另一强势品牌海尔也宣布提价。今年2月,海尔陆续向各大家电卖场发出调价通知,对旗下白色家电产品提价。此次海尔涨价几乎涉及旗下所有白色家电产品,其中空调上涨3%~5%,冰箱上涨5%左右,波轮洗衣机上调约7%,滚筒洗衣机平均上调10%。
尽管目前宣布涨价的只有西门子、海尔两个品牌,其他品牌尚未明确跟风,但鉴于这两大品牌在业内的地位与影响,业内人士断言,两大品牌带头上涨将引发全行业的涨价潮。其他品牌虽然在观望,没有正式宣布涨价,但不少品牌的部分白色家电产品已开始涨价。
3月8日,北京一消费者在市区各大家电卖场询价发现,某品牌一款正1.5匹的空调售价比老款高出近500元,其理由是新款更节能,材质更好。其实,这只不过是空调厂家涨价的幌子罢了。
目前涨价的家电集中在冰箱、洗衣机、厨卫、空调等家电产品上,涨价幅度在5%~15%之间,有的单品调价幅度较大:原价 3000多元一台的方太吸油烟机,新标价比原来高出500元。美菱、容声等也已告知家电商场,近期涨价。而帅康、老板、奥克斯、樱花、松下、三星等品牌也将陆续涨价。
至于具体的调价行动,更多的品牌则采取调高新品上市价格、控制低端产品供应数量等形式进行了变相的涨价,全行业的涨价幅度平均在5%左右。
事实上,白色家电在最近两年涨价已经并不罕见。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空调在2006年夏季曾经直接上涨20%左右;而后厂家又采取了“一点点调整”的策略,使整个白色家电产品在2007年又不知不觉上涨了10%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继2007年全年CPI创最高纪录后,2008年2月份CPI指数再创11年来的历史最高记录。与空调产业相关的铁矿石价格上涨65%,带动钢材价格飞涨,而国际原油价格也突破每桶110美元。
2008年白色家电行业“公认”的三大涨价原因:一是白色家电用的铜、钢等材料较多,而这两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8%左右;二是原油价格上涨,石油制成品价格上涨,运输能源成本进一步上升;三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薪资增长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也使家电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涨。虽然人员工资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不超过10%,但以前,一个工人每个月1200、1300元的工资,现在多了500多元保险,人力成本上涨了40%左右,幅度不小。
而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使得白色家电企业出口遭受汇兑方面的损失,能效指标要求的提高则对企业技术升级、产品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会相应地增加成本。
大卖场慎对涨价
面对海尔的调价通知,五星电器表示,将维持原有价格进行销售,通过消化库存和提供增值服务减少涨价带来的影响。
五星电器有关业务负责人已表示,目前五星还有相当一部分库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价格稳定。
而国美则认为,涨价未必能够马上得到全部执行。国美各卖场事先都备了一部分货,还有相当一部分库存,预计可维持一段时间的价格稳定。针对已经涨价的部分型号,商场会加大促销资源,通过高附加值的礼品和高品质的服务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据介绍,西门子与海尔宣布提价后其他品牌没有大批跟进,正是渠道商尤其是家电连锁卖场压制的结果。因为渠道商与厂家既是一条战线上的同盟军,又是一对不可调解的“冤家”,渠道商不愿厂家涨价而牺牲市场,所以采取各种方式压制厂家提价。
“尽管有些品牌的白色家电产品价格已经涨了,但卖场的价格并没有上调。”苏宁电器市场部人士说,首先,家电卖场定制机型的供货价格是事先约定的,宣布涨价品牌的产品市场价格不会立刻变化;其次,大部分品牌限于市场竞争压力,不敢跟风涨价,即使上涨了,卖场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大批量采购、定制包销、开展优惠活动等消化掉。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