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涨价”遭遇家电连锁联手阻击
自今年春节以来,家电界关于“空调涨价”的呼声便风生水起。与往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同,今年几乎所有空调厂家都高调表示:因为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今年空调涨价几乎成定局。但是,与此同时,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却纷纷站出,称将以各种方式力阻涨价,维护消费者利益。一场厂商与零售商的博弈就此展开。
厂家:空调涨价不可避免
3月中旬,苏宁发布的《2008年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预计,由于原材料、劳动力及物流成本上升,“搭车涨价”将成为空调品牌的必然行动。与此同时,海尔、美的、海信、LG、松下等多家空调厂家负责人在不同场合放出风声,预计今年空调价格将继续上涨。
厂家们表示,此番空调涨价的直接诱因是成本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继2007年全年CPI指数创下最高纪录后,今年1月份CPI指数再创11年来的历史新高;与空调产业相关的铁矿石价格上涨65%,带动钢铁、铜价格飞涨;国际原油也突破100美元大关;劳动合同法实施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薪资增长,都使空调企业今年的成本上升。美的空调北京分公司高层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空调压缩机成本已经上涨了10%,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美的空调的人力成本又增加了40%,因此美的空调价格上涨已是不可避免。”
事实上,空调巨头的涨价行动早已拉开序幕。春节过后,海尔、美的、松下、奥克斯等品牌的空调便已悄然提价5%-7%,更多品牌则是借调高新品上市价格、减少低端空调供应数量等形式变相涨价。
专家:涨价理由并不充分
虽然厂家面临成本压力,涨价理由显得很充足,但专家们对此却另有见解。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空调原材料中铜、锌、铝等金属的价格并非在不断上涨。以伦敦铜期价为例,虽然目前已达到逾8400美元/吨的高位,但距2006年5月创下的8800美元历史高点尚有一段距离。换言之,从2006年5月至今,铜价实际经历了一个下降再回升的过程,但空调价格却一直在上涨。国内铜价方面,沪铜价格在2007年10月中旬达到一定的高点后也下跌了一段时间,而现在市场上所售空调的原材料,应该都是当时采购的。因此,陆刃波认为,目前空调的原材料价格并非历史新高,但空调售价却在始终上涨,这并不合理。
此外,陆刃波认为,成本上涨也并不能完全成为家电企业产品涨价的理由。消费者买的是整机,不是原料。是否涨价要看市场和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供求关系才是主导价格的主要因素。“即便是原材料涨了价,产品价格的构成要素也并不只包括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原材料一涨价就要提高产品零售价的企业,只能说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陆刃波进一步表示,厂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上,提高品牌的号召力,市场份额低的企业一味地喊涨价,必将被市场淘汰。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