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为何盯上科龙
有媒体报道,海信高层已经同身在狱中的广东科龙大股东顾雏军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海信将出资9亿元购买其名下26.43%的科龙股份,从而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
消息甫出即满城风雨。由于双方都是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告发布之前,海信和科龙都保持了沉默。9月12日,海信电器新闻公关部副部长喻海涛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称,自己对此事并不清楚,不便发表太多言论。
实际上,海信收购科龙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据了解,9月10日,海信各地销售大区经理已接到总部的紧急通知,火速飞赴青岛参加特别会议。“名义上是培训,其实主要是宣布海信收购科龙一事。”海信成都分公司一名中层经理对本刊记者说,“12日,公司在内部已经宣布了收购科龙的事宜,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关于科龙被收购的传闻始终不断,长虹、美的、伊莱克斯、海信等家电强手都曾经是绯闻的主角。
上述海信内部人士表示,一个多月前,公司内部就流传出海信将收购科龙的消息,不过高层对相关消息进行了封锁。而就在不久前,成都苏宁万年场店筹备开业,科龙和海信为了争抢店内的黄金位置,还一度打得不可开交,“仅仅过了十来天,就发现当初的争执乃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以后是一家人了。”
据悉,海信对科龙的收购将采用“托管”的方式,由海信派遣出以副总裁为首的工作小组进驻科龙实施托管管理,“科龙”的品牌将会保留。
收购科龙将是海信抗衡海尔的重要棋子。依靠做电视起家的海信和从冰箱厂发展至今的海尔同处青岛,两家企业的竞争也势如水火。与海尔相比,海信在平板电视领域占据了上风,根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2005年上半年的液晶电视市场,海信、厦华、创维三强领先。但在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上,海尔依然处于领跑者的位置。
这正是海信盯上科龙的原因。目前,科龙旗下共有科龙、容声、康拜恩三大知名品牌冰箱,2004年,这三个品牌总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空调市场,科龙也具备嗟钡氖盗Γ稳居行业?,即便是在财务危机出现前的今年一季度,其空调业务收入还同比增长了34.57%。科龙新闻发言人刘伟湘此前曾表示,如果有7亿~8亿元的启动资金,科龙在3个月内就可以恢复到5月的生产销售水平,年底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
“科龙的白色家电实力确实比较强,不过科龙有的产品,海信基本上都有,所以产品互补性并没有外界所说的那样强。”受访的海信人士表示,“主要还是出于产业布局的考虑。科龙在南方有多处生产基地,而海信的生产制造基地都设在北方,收购科龙有利于海信增强在白色家电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全国市场份额,进而对抗海尔。”
无论是对海信还是对科龙来说,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截止记者发稿时的最新消息,科龙已于15日发布公告宣布双方达成股权转让协议,而与此前的猜测不同,此次股权的受让方并非海信集团,而是子公司海信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