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节能化水平不佳尚需政府鼓励支持

2007年02月02 12:58: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近年来,我国空调业的节能化水平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厂商在节能空调上说一套、做一套;推广力度与销售业绩不符;节能空调销售份额占比一直很低。消费者购买节能空调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受制于节能产品少、售价高等因素。此外,整个行业都缺乏对节能空调的正确认识,节能正沦为一种形式和概念,并未在销售中得到有效体现。

其实,我国空调业早在两年前就强制实施了新的能效等级标准,但通过这两年的企业执行和市场表现来看,效果一般。由于我国能效分五个等级,只有二级及以上才是节能产品,而在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家电卖场中,产品销售多集中于一些二级以下的非节能型产品,节能空调占比不足50%。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节能产品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非节能产品;其次,空调市场多年来的价格战使许多企业的利润率走低,许多企业为了赢利和发展,只能将宣传重点置于节能产品之上,而将销售重点置于非节能产品之上,造成了宣传与销售的脱节。作为成熟的节能技术,变频空调近年来发展得一直不温不火,便是最好例证。

最终,节能空调在国内市场发展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现状,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相差甚远。正是由于这些现状的存在,才导致了这样一种前景的预测:随着空调产品的大面积普及,空调节能水平的提升将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我国每年的空调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70%以上的空调都产自中国,因此从中国生产企业这一源头出发,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效果将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我国空调业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但是,一直缺乏积极引导和有效利用,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处于无意识形态下的不规范发展。

借鉴之前GEF(全球环境基金会)在中国实施的节能冰箱激励项目,可以看出,第三方机构通过对企业的技术、生产、销售行为进行监控,并给予奖励,对我国的节能冰箱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实,就目前的空调市场环境而言,直接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规范,倒不如对企业进行激励的效果明显。

目前,整个空调业的洗牌已经接近尾声,现存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优化。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一些非赢利性的公益机构,通过激励手段来引导空调企业的节能工作,将会在2007年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