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APF时代已然来临
【艾肯空调制冷网原创】距离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这一阶段,“APF”成为了制冷行业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据悉,新修订标准将采用APF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于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要考察在规定工况条件下,空调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的最小允许值,对于单冷式产品则只考核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我国空调行业将正式由SEER时代跨入APF时代。
据了解,在家用空调对于APF评价指标体系愈演愈烈的状况下,正在修订的中央空调多联机组产品也将为风冷式多联机(以空气为换热介质)引入APF体系。按照当前的中央空调机组的能效等级标准,以多联机为例,2008年出台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将多联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产品的能效水平最高,IPLV(C)值必须达到3.6以上;5级最低,IPLV(C)值为2.8,为标准实施后多联机市场的准入门槛即能效限定值。
据专家介绍,现行的多联机产品能效评价标准偏向于制冷工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空调性能。综合性能系数(IPLV)不但与机组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机组不同部分负荷的组合有关。在不同部分负荷组合条件下,对于有些机组,有时可能会得出两个迥异的测试结果,有的甚至关系到这个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今年举行的“多联机能效标准研讨会”上,诸位专家在会上就中央空调能效标准及APF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更全面的评估中央空调的节能性,我国的变频空调能效新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已经完成审定,进入报批阶段,其中,APF就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被修订进新的标准中。
附:APF(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全年能源消耗率,即: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也叫全年综合能效比。(寒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