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坡到深圳(连载15)
潜规则一:侵犯既得利益就准备面对麻烦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而已,决定一下来,问题就接踵而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管理有许多潜规则,哪怕你的愿望多好,哪怕你思想再简单,哪怕你执行得多简捷,只要你侵犯了管理的潜规则,麻烦就要找你。其中最基本的潜规应该就是“侵犯既有者的既得利益”了。
既然建立了组织结构,分配了职能和编写标准操作程序,总经理就必须以身作则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规范行为。这就包括和经理规划企业的经营计划了。才操作了几天,小小叶突然来找我表示马来西亚来的四位干部对我的不满,小小叶说:“以前,何总有什么事总是首先和我们商量后,才和国内的员工沟通。现在你总是先和国内的员工商量了,才和我们沟通的。他们无法接受,他们觉得你比中国人还中国人,比共产党还共产党。”
我说:“老何当时是在筹建工厂,我现在是正规的工厂操作,这是不一样的局面。正规的工厂操作,总经理就要以身作则遵守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地操作,所以我肯定是和经理们讲座了才和干部沟通的。马来西亚来的三位不是经理,我自然不好越级和他们讨论了才找他们的经理讨论。除非人要给马来西亚来的干部制造特权。你们想要特权吗?你们知道一个有特权的机构会发展成为怎么样的组织吗?那就是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的封建、官僚组织。”
小小叶说:“他们不要特权,他们只是无法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他们只是希望你能多和他们讨论公司的问题。”
我问:“他们要当经理吗?坦白说他们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不错的,应该是比国内的员工都强的。但是他们都是大学一毕业就跟着老何来深圳的,经验实在不足,能力到底如何也不知道。如果立刻升他们为经理可能是害他们呢?西方人喜欢说,要害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快提拔他,给他带一顶比他的头大一两号的乌纱帽。这样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小叶说:“他们也知道还不到时候当经理,然而他们是与何总来中国打天下的,以前何总有什么事都是先和他们商量的,我建议你照顾这一点。”
我问小小叶:“你们要如何在中国打天下呢?就靠你们几个人,几双手吗?你们难道不要依靠国内的同事吗?你们难道不需要一个风气良好的组织吗?首先你们要如何让国内的同事信服你们呢?难道是靠你们的特权吗?西方人说要做好的领导人,首先就要能被领导。老子说得更是形象,‘欲先人,必以身后之’。如果你们是人才,就想象你们是在总部工作,那么就不会心理不平衡了。然后实实在在地学习具体操作的本事。这样,当你们领导这家企业的时候,你们就有一风气良好的企业和一群支持你们的员工了,那时候才有打天下的本钱和本事呢?”
过了两天,小小叶又回来了:“我们是和何总来中国打天下的,现在这个状况完全变了,他们实在很难接受……”
我还是那一句老话:“你们要如何打天下呢?天下哪里有那么伟大的大事呢?我现在只想把眼前的小事做好。如果你们实在想不通,你们就全都回去吧,我一个人留下来干好了。”
不久,小小叶回吉隆坡去了,其他三位1992年随着老何来深圳开创深圳奥维尔的小元老都留下来当普通的干部,跟着我实实在在地做日常的小事。这群年轻人实在是非常不错的,日后朴实的企业风气的形成,或是说得堂一点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他们往后的作风应该是起了重要的下面影响。
这三位从吉隆坡来的年轻干部,实事求是地下降身份,全身心投入地忙自己岗位上的工作,而且在翻译总公司的标准操作程序的工作上,他们给其他部门都帮了不少忙。事实就是,即使是像这样优良的年轻干部,因为老何在筹建工厂时和他们的亲密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既得的利益的拥有者。当这个利益被我无意地剥夺了,他们即使是无意的,内心也不能平衡。还好,这一切最终是平定了,这固然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利,不过,这对这三位年轻干部日后的发展应该是更有利的。
现在,这三位干部一位回吉隆坡创业,一位当开利中国单元空调部的总经理,还有一位在麦克维尔当总经理。以前在年底考核的时候,经常听老刘和老符在提升干部时特别谨慎,他们总是说:“不要让干部有过高的期望值,造成不能成为风气。”
我当时是似懂非懂,懂当然是懂得这么简单的道理,但是心里坦白说实在没有什么感觉。这个事件发生后,我完全找到感觉了。如果你让你的干部戴上比他的头还大的乌纱帽,那么你不是关照他,而是在害他。从此他的眼睛就被你套在他头上的乌纱帽给遮住了。你可能要害他终身呢?老话说:“少年得志,诚大不幸。”应该就是这个缘故吧?
孙子强调要厚待和关心士兵,然而却也强调不能娇宠溺爱他们,也应该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吧?孙子是这么说得:“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不可用也。”
每次我看到把当年的光荣史挂在嘴边,或者感叹怀才不遇的高人,我立刻就会想到这个事件和类似的事件:“不知道是他的哪一位老上司把他给害惨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