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节能:全球环保的重要一环

2003年01月0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2002年10月16日-18日,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以下简称GEF)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GEF首次在中国举办成员大会,据了解,有来自13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财政、发展、环境官员,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近1300人注册出席了会议,是GEF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盛会。会议全面回顾了GEF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各国十多年来在环境和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为GEF未来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次会议期间开设了展览区,展览分成两个部分,GEF秘书处展区和中国展区。中国展区主要围绕中国近年来的环境保护成就、GEF和中国以及绿色奥运三个主题展开,中国的“节能氟里昂替代冰箱广泛商业化的障碍消除项目”作为GEF在中国的主要成就之一,参加了与大会同时进行的展览,代表我国目前最高的节能水平的海尔节能冰箱在展览中展出。据介绍,海尔的节能冰箱在普通冰箱的基础上加上了-7℃的保鲜室,使食物的保鲜期得以延长。使用了全自动电脑温控及变频技术,集变频、降噪、节能、速冻技术于一身,且相互促进,性能优越,耗电量只有0.44kWh/24h。超大型厚保温层设计,同时使用低K值保温材料,能有效地防止冷量流失,优化制冷系统设计,制冷效率高。使用薄门封等箱体优化设计,能有效减少冷量损失。 中国是世界上的冰箱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每年都有上千万台的冰箱进入市常家用冰箱在中国城市家庭中的普及率已超过85%,其用电量约占中国居民用电量的50%以上。由于中国80%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据专家计算,就目前电力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未来10年生产的冰箱在其预期使用寿命中,将消耗6010亿度电,需要增加5700MW的发电能力。GEF冰箱项目是1999年GEF批准的一个中国项目,旨在促使中国家用冰箱采用新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通过节能冰箱的广泛商业化,达到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国内的研究表明,中国现有的制冷技术可以改进,目前流行规格和型号的冰箱,其相应的能源消耗能降低40%以上。如果该项目的实施能促进目前的冰箱在今后15年内平均每年节能20%,我国冰箱将少消耗1200亿度电。若节约的这些电量全部来自燃煤发电,则相当于节省7170万吨原煤,从而减排1.426亿吨二氧化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二氧化硫的排放也得到大幅度的削减,有益于地区环境的改善。 GEF冰箱项目于1999年12月在中国正式启动,目前已得到16家冰箱企业和12家压缩机企业的积极响应,并在国家机构能力建设、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等方面项目也开展了大量活动。项目实施几年来,节能冰箱在中国冰箱消费市场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节能冰箱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节能冰箱已经成为中国冰箱市场的主流产品,并且节能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效冰箱压缩机生产量也越来越多。 2002年9月,GEF项目办将通过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借助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等宣传手段,在公众中树立节能的概念和意识,让公众了解节能冰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在全社会普及节能的理念,为节能冰箱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营造成社会舆论环境,从而影响公众消费行为,提高节能冰箱的市场影响力。 中国政府在成功组织了此次GEF大会的同时,再次向世界表示了我国“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在大会召开前的10月14日,GEF第20届理事会批准了中国申报的近3000万美元的GEF项目资金。在这一背景下,GEF冰箱项目在中国必将按照其预定的轨迹发展,据了解,项目的下一步工作是即将在中国实施新的能效标准和能效等级标识制度,中国家电产品的节能工作也将从冰箱向更多的产品种类上发展。(本文配图为在GEF大会期间展出的海尔节能冰箱)背景资料:全球环境基金1990年11月,25个国家达成共识建立全球环境基金(GEF),由世界银行、UNDP和UNEP共同管理。1991年3月31日,21个国家捐款约1.4亿美元作为3年(1991年-1994年)试运行期的基金。 中国于1994年5月正式加入GEF(中国在GEF试运行期间即是它的成员国),是GEF的捐款国之一。GEF第一期(1994年7月1日-1998年6月30日)的总承诺捐资额为20.2337亿美元。中国捐款560万美元,占0.28%。GEF第二期(1998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的总承诺捐资额为19.9128亿美元,中国捐款820万美元,占0.40%。截止到2002年6月底,GEF共有173个成员国。 作为一个国际资金机制,GEF主要是以赠款或其它形式的优惠资助,为受援国(包括发展中国家和部分经济转轨国家)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和臭氧层损耗四个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土地退化方面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资金机制和新近签署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的临时资金机制。这些公约的缔约方大会为GEF相关领域规划和项目的合格性做出指导。GEF也同其他的公约和协议有着密切的合作。GEF与《维也纳臭氧层损耗物质公约》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下的多边基金互为补充,为俄罗斯联邦及东欧国家提供赠款,帮助它们消除臭氧层损耗物质。此外,GEF业务原则也与《防治荒漠公约》及一系列有关国际水域的区域和国际条约相一致。 中国于1993年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履行公约、完成自己的职责,中国与GEF进行了密切合作。在GEF试运行期,我国共争取到6个GEF项目,利用GEF资金5461万美元。截止到2002年6月底,我国已获得GEF的赠款承诺约3亿多美元,在所有受援国中位居第一。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或准备中的项目达到55个,其中14个为全球或区域项目。我国所获批的GEF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国际水域保护、土地退化防治以及相关机构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就国内项目的GEF资金额而言,气候变化方面的项目约占72%,生物多样性项目约占14%,国际水域项目约占12%。(刘钊) --摘自《阿里巴巴家电版》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