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压缩机价格联盟遮遮掩掩
2003年02月2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新年伊始,一些空调整机企业管理层便接到了来自以日立、松下、美芝等日资为主的空调压缩机厂家的暗示:几大压缩机企业正在酝酿一个关于价格上涨方面的联合声明。
据悉,事件起因于去年底压缩机成本增加。2002年11月19日,外经贸部发布了2002年第48号公告,宣告自2002年11月20日起,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彩涂板、无取向硅电钢、冷轧不锈薄板带等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保障措施。最终保障措施采取“关税配额,先来先办”的方式,在规定数量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规定数量外进口产品在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关税。
此令一出,压缩机厂家成本压力加大。业内专家介绍说,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无取向硅电钢俗称矽钢片或电磁钢板,占到空调压缩机材料成本的30%以上。据悉,成本压力不仅来自钢材,由于空调压缩机作为精密零部件对原材料要求甚高,其大宗材料依靠进口的局面近年来并未有大的改观,冷冻机油基本靠进口,而钢材、石油、塑料等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空调压缩机厂家承受了材料成本的空前压力。
年度库存的自身压力也在噬咬着压缩机厂家的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9月,全国空调压缩机企业库存达280万台,比2001年的180万台库存猛增56%。进入2003冷冻年度,整机厂生产启动都相应延迟。终端厂在降价求市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向上游厂提出了新的价格要求。
为了不使产能放空,库存加大,压缩机厂商在2002年大打价格战,其惨烈程度不亚于整机厂商。一项年度统计表明,2002年空调压缩机的价格跌幅令人瞠目。2001年售价450元的1匹空调压缩机,2002年最低降至270元,降幅达40%;1.5匹压缩机,2001年度价格为550元,2002年降至360元,下降35%;2001年度680元左右的2匹压缩机,2002年跌到480元,降低了30%。残酷的价格竞争,逼迫空调压缩机企业图谋对策。在这种背景下,压缩机价格联盟悄然诞生了。
这次压缩机价格联盟的参与者主要是日立、松下、美芝等日资空调压缩机厂商,由于其质量不错,国内不少空调企业都是其用户。
广州松下压缩机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方面表示此话题敏感,另一方面却称,松下向来反对不正当的低价倾销,松下并未参加以联合声明为形式的任何活动。国内最大的空调器压缩机制造商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办主任缪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知道这件事,但却没有确认日立参加了,“日立没有这种情况,至少我很难承认”。缪先生同时表示,日立也很关注这次压缩机价格联盟,会继续密切注意这件事情。
采访中,一位日资企业高层告诉记者,在目前的格局下,压缩机价格的下滑要靠哪一家去止住是不现实的,没有哪一个巨头有这个实力和能力来救这个市场。一家日资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则指出,空调压缩机厂的投资和成本与空调器厂截然不同。空调厂对组装线的投入可大可小,产品成本与价格也有弹性,而每一个空调压缩机项目都是耗费巨资建立的。作为空调的心脏,空调器任何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发展,都离不开压缩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中国压缩机行业经过了十多年的引进发展,正处在爬升过程中,虽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但在整个空调产业链中已具有比较竞争力。压缩机行业无限制地杀价竞销,不仅伤害自身,而且会扼杀整个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联盟为国家法律法规所不容,先前已有彩电价格联盟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评的前车之鉴,故此次压缩机的价格联合声明行动显得遮遮掩掩。因此,这次压缩机价格联盟很可能只是“内部协定”,而不敢大张旗鼓公之于众。
1月17日,外经贸部发布2003年第6号公告,决定自2003年2月1日起,对去年48号公告中实施钢铁最终保障措施的部分冷轧钢板、冷轧不锈钢、热轧薄板、镀铝锌基板的彩涂板配额到量后不再加征特别关税。此举对于目前国内市场凸显的钢材价格上涨较猛、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有很大缓解。由于进口禁令又取消了,再加上受前期空调压缩机扩产影响,压缩机产量今年还将供大于求。尽管压缩机价格联盟参与企业对限价报以较大的希望,但业内人士认为,有联合意向的企业既不能担保自己,也不能确信他人不会率先降价,此价格联盟不仅难以左右市场,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