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企业差参不齐 市场呼唤机制
2003年11月0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近年来,哈市屡屡发生居民小区供暖被弃事件,何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弃管小区?有关人士指出,供暖市场缺乏准入机制是造成众多小区被弃管的主要原因。
2001年,哈市道外区滨海物业公司放弃滨海小区、兴业小区供暖,冬日里,几百户居民在冷屋中备受煎熬。道外区东兴小区因为使用燃气锅炉供暖,经营效果较差,最终,开发单位放弃供暖。2002年,负责道里区斜角街22号供暖的“阿六海鲜”人去楼空,几十户居民供暖没着落。今年,道外区台胞小区700多户居民在寒风中苦等开栓,供暖单位溜之大吉。据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放弃供暖的企业,多是一些无供暖资质、供暖能力差的小企业。
目前,哈市供暖总面积为7580万平方米,各类供暖企业291家。其中,供暖面积超过几万平方米、有建设主管部门颁发资质的供暖企业只有100多家。其余的那些供暖面积不到1万平方米的小供暖企业均没有供暖资质。有一部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自已组建的,这部分供暖单位管理水平低,甚至连专业包烧人员都没有。在小区进户的前两年,由于业主一次性交纳了两年的热费,这些小供暖企业还能坚持为居民供暖。但两年后,由于这些供暖企业供暖质量差,热费收缴难等原因,导致供暖双方在供暖质量、热费交缴等方面矛盾重重,最终供暖企业在没有利润可图的情况下,放弃管理,将包袱甩给了社会。
而另一部分小区被弃管,则是因国有企业经营不景气,无力供暖或房屋产权私有化之后,原产权单位放弃管理。2001年,省化肥公司解体,位于南岗区龙江街74号至78号的原省化肥公司家属楼中,34户居民的包烧问题便再也无人过问。这些居民去年自发地将取暖包烧委托给原来公司的两位老职工,才度过了冬天。但是,今年由于包烧费收不上来,两个老职工也无能为力了。
据哈市供热办黄丽亚处长介绍,目前,哈市供暖企业既多又杂,供暖市场缺乏准入机制是造成弃管的最主要原因。今后,随着供暖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哈市将实行供暖特许经营制度,只有有实力、获得特许经营资质的企业才被允许经营供暖,小锅炉房将通过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等方式逐步予以取缔。对于像台胞小区物业等一些弃管的供暖单位,将不再允许其进入供暖经营市场。同时,政府还将通过严格限制新建分散锅炉等手段,控制无资质供暖企业擅自经营供暖。黄处长还表示,今后,新建的需要用热的房屋,建设单位应在规划建设时,向市供暖主管部门提出用热申请,由市主管部门根据全市供暖规划和热源建设发展计划,统一组织和协调。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