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拐点来临 空调企业准备好了吗?
空调智能化的挑战大于机会?
相对于高能耗向高能效的技术创新、定频空调向变频空调的升级,以及绿色低碳环保等发展趋势,智能化对于当前市场上的众多空调企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为何这么说?其实,智能化对于空调企业来说,是一次从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推广,到用户服务、渠道布局的系统化革命,改变的不只是空调产品的研发模式和空调企业的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空调企业和空调人的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智能化跳出了传统空调以制冷技术为驱动的发展轨道,而是另起炉灶,建立起以软件技术驱动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全新发展轨道。从企业运营和人才管理的角度来看,空调企业必须要建立起互联网化下以用户使用体验为核心的运营体系,以及整合更多的互联网软件人才加入。
当然,上述只是静态思维下企业转战智能化所面临的挑战。还有来自空调市场同行的动态竞争,以及互联网企业可能出现的跨界进入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都将给当前刚刚拉开大幕的空调智能化转型,带来了某种不确定性。
机会永远是给提前准备的企业!
不过,在一些空调企业看来,有多大的挑战就一定会有多大的机会。因为,挑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量的商机和拐点,当年渠道化的拐点成就了格力空调,高能效的拐点成就了志高空调,而变频化拐点则成就了美的空调。
过去10多年以来,相对于其它家电领域,空调较早形成的相对“稳定”品牌格局,这让很多后来者和挑战者在这一次的拐点处都“暗自较劲”—的确,智能化已经成为一次可以改变当前空调产业格局的拐点,谁都希望取代格力、美的,成为新的领军企业。
拐点的背后,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和企业。面对今年以来,海尔、长虹、美的、奥克斯等一些企业相继发布的智能化战略,推出的智能空调,并在探索智能化时代的全新运营体系和商业模式,他们能抓住这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么?
毫无疑问,如果从今年才开始启动智能化布局,实施智能化技术创新和研究,自然已经落后多步了。因为,在中国空调产业中,有企业早在10多年前便布局智能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早在2年前便推出了市场化落地的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中心,早在1年前便启动了面向用户使用体验的云空调体验馆项目,甚至还将于今年牵头推出中国首部地方性的云空调标准,俨然已经从智能基因、智能战略、智能空调产品、智能便捷体验、智能服务平台到智能市场商业前景等多个角度,提前于市场需求和同行对手多年,完成了系统化的布局。
这家企业,正是于今年刚刚迎来20周岁生日的志高集团,其于1997年就展开了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推出的语音空调、智能除霜空调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此后,志高推出的中央空调管道机器人、3核智能变频三超王空调等产品,也被认为对智能控制技术与空调制冷技术不断实现“软硬融合”的升级换代成果。
直到2012年,当众多空调企业还在为变频空调的推广普及,抢夺市场份额而奔波时,志高却令人意想不到的推出全球首款云空调和首个云服务中心。进入2014年,当众多空调企业刚刚拉开智能战略和智能产品的序幕时,志高已完成智能空调的终端销售门店的铺货和展示,进行了一年多的用户体验馆项目建设。这也被认为是,在今年空调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志高领先同行已经不只是一二步的优势。
商战没有偶然只有前瞻性视野
现在来看,志高在空调智能化上的“早布局、早启动”绝不是一次偶然和意外,而正是基于企业多年来一直所坚持并推动的“技术创新驱动”。
正如志高空调董事长郑祖义博士所说的,“回顾志高20年的发展历史,每一次的市场跨越和企业升级几乎都是围绕着产品、技术而展开。也正是专注于空调领域的技术沉淀,也使得志高可以一举拉开空调产业智能化大幕,并持续领跑。”
基于此,志高在云空调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采取了与同行不同的思路,基于自身对于空调智能化的了解,以及云空调两年多的市场化推广和应用,建立一个完全可以自主掌握的云平台、云中心,从而为今后实施智能空调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变革,实施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也打破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局限,打破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隔阂,让人、智能空调、能源调节在一个智能化平台上得到了精准而细致的对接。当然,这也将为最早卡位云计算、智能化的志高空调注入一股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