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第7期[2006-07-20] 介绍了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在欧洲的发展状况,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季节蓄能供热系统的各种蓄能方式;建议在我国开展太阳能集中供热的研究与工程示范工作,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用能的增加和《京都议定书》中二氧化碳减排的要求。...阅读全文>>
- 2006年第7期[2006-07-20] 以某博览中心展厅为建筑模型,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了采用不同玻璃的玻璃幕墙建筑设计日冷、热负荷及月能耗和全年能耗。分析了玻璃类型和地理位置对玻璃幕墙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的影响很大。...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某利用坑道积水的地源热泵工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系统运行后,坑道水温度变化实测数据基本验证了预测结果,系统运行效果良好。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推导了地下水地源热泵地下水渗流理论降深解,分析了无堵塞和考虑堵塞时地下水地源热泵异井回灌和同井回灌状况。无堵塞各向异性均质含水层中地下水地源热泵的灌压随着水平渗透系数的减小而急剧增加,渗透系数大小是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抽灌同井抗堵塞能力优于完整井和非完整井。水井堵塞...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分析了燃气机热泵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优势,探讨了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联供运行模式一次能源利用率PER的情况,并就影响PER的主要因素——废热回收率、热泵性能系数及用于发电的燃气能量占燃气总能量的比例的变动效应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燃气机热泵不同联供运行工况下PER...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采用一维耦合拉格朗日旋涡粒子相互作用模型,数值模拟了7 m/s和9 m/s空气流速下直径为10~200 μm的粒子在水平和竖直光滑方形通风管道内的沉积速度。结果表明,在水平管道中,粒子在管道底部的量纲一沉积速度高于垂直壁面和顶部,沉积速度受摩擦速度和粒径的影响较大;在竖直管道中,对于10~80 μm的粒...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主动除湿工艺利用干燥剂吸附水分的特性,可实现温湿度精确调节,干燥剂利用低位能源再生,与常规方式相比,在达到同等舒适状态下能减少能耗。介绍了主动除湿原理,认为其技术合理,在民用建筑空调中很具推广潜质。...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结合设计实例,探讨了对通风冷却系统的要求、进排风量的计算及通风系统的设计。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采用Kε三维湍流模型对一典型办公室工作区微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三种送风速度下工作区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人体吹风感和预期不满意百分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间温度呈分区分布,工位送风效率较高,可实现总体节能;在合适的送风速度下,可避免吹风感,保证良好的热舒适性。...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针对空气源热泵的除霜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除霜诊断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除霜诊断方法。结合一个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分析了医院空调存在的新风量不足、空调方式单一、管理理念落后、运行维护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以上海地区的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DeST软件对建筑全年的供暖、空调能耗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在不同朝向下,窗墙比对建筑全年供暖能耗、全年空调能耗以及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东(西)、北向窗墙比的加大会导致建筑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增加;在夏季采用外窗遮阳和有效...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钢铁工业的冷却水含有大量的低温热量,可以通过水源热泵利用这部分热量实现区域供热。介绍了一些钢铁工业冷却水水源热泵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工业冷却水水源热泵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及提高供水温度和制热效率的方法。...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建立了变质量能量转换与储存(VMETS)系统充能和释能过程的动态计算模型,结合上海地区一办公楼的空调系统分析计算了采用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VMETS系统的充能、释能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有较高的性能系数(48)和较大的蓄能密度(41381 MJ/m3)。...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建立了带填充物的液体除湿器的传热传质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溶液入口温度和浓度对除湿性能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液体除湿冷却空调的送风温度。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单位产值节能20%的战略目标,指出应制定前瞻性的建筑节能目标。认为节能比较的基准应为2005年的建筑能耗实物量。估算出2010年建筑节能量约为1亿t标准煤,为实现这一建筑节能目标,建议针对围护结构传热、系统设备能效、温室气体减排、住宅能耗标识的建立等关键问题采...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结合三个实例分析了供热管网末端用户因压头和流量不足而导致的不热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采用有限体积法和SIMPLE算法对某污水厂初沉池集气罩内的三维湍流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进风口的形式、位置、尺寸以及排风口的位置等因素对速度场的影响。通过对几种不同形式流场流动特性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定性的结论。...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简要分析不同系统模式的地铁空调负荷组成。重点探讨非屏蔽门系统(闭式系统)的热源构成、热量分布规律,以及空调负荷的估算方法。阅读全文>>
- 2006年第6期[2006-07-18] 结合天津一散热器热工性能测试试验台,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温度和流量测试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和流量的检测精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阅读全文>>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