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建设与管理五大问题

2001年04月2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通过对已建成与在建的智能建筑项目的调查与分析,目前智能建筑在建设以及物业管理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设计质量低 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行的智能化要求,加之有些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方法,而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设计,竣工的智能化系统出现 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在物业管理让人无所适从。 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不全 智能化建筑中的BA系统、PAM系统、SA系统、OA系统等都是与计算机、通信等新技术有关,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很快,有关的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在国内外都尚不齐全,不少工程的智能化设备是在无测试、无范围、无标准的情况下验收的,一些工程“竣工”后,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 日前,在某地区的一次抽查中发现,合格的BA系统不足六成,上海技术监督局与浦东新区城建局在1996的对10幢智能大楼布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较好的仅占20%,系统集成商遗留给物业管理公司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致命的,管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已受到硬件设备的更新费用和软件技术的提供渠道的双重限制。 重建设轻管理 大多数业主对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意识落后,故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时无法提供具体的管理目标。其次,有的业主站在短期的纯商业行为的平台上,只把智能化系统作为租售的招牌。 智能建筑的设施设备日趋高性能、大型化、信息化与自动化,所以其运行和管理费用大约占寿命周期成本总费用的80%左右,但是,有的业主却不能将智能化设备每年占设备投资总额的1%-3%的维修保养费落实,更谈不上在管理中提升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智能化系统,最终将成为展品,变得名存实亡。 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欠缺,管理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由于物业管理是薄利甚至微利企业,多数业主还不易接受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体现这一观念,以致物业公司的运行成本合理支出受到影响,不得不减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和降低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来弥补开支上的不足,最终使智能化系统不能有效地正常工作,从而也就无法谈及智能化建筑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