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MBO到底能走多远?
2002年06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近期,彩电业巨头长虹考虑“管理层收购(MBO)计划”的消息盛传业内,但对长虹来说,MBO在目前还只是个思路而已,在所有权的转变方面,长虹还没有明确的计划或时间表。而2002年6月10日,小天鹅却有点出乎意料地接过了“接力棒”,率先把MBO计划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小天鹅试点MBO
据了解,此次MBO计划是小天鹅集团将其旗下的子公司小天鹅制冷设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在产权制度上进行的重大改革。该公司37名经营管理者和主要技术骨干组成的职工持股会,日前签约授让了由原无锡市信托投资公司持有的500万股权,占该公司总股权的16.67%。
无锡小天鹅制冷设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是去年元月由江苏小天鹅集团等5家国有法人股东发起成立的空调制造企业,其技术支撑为斥资2400万元购买的松下多联体中央空调技术。根据我国今年新出台有关政策,信托公司系统的投资需清盘变现。江苏小天鹅集团抓住这一机遇,在“小天鹅制冷”率先进行经营者持股的改革。显然,这次转制,是将原股东之一的无锡市信托投资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个人。
对于此次产权改革的意义,小天鹅公司杨占江的回答是,“小天鹅制冷”的此次产权制度改革在公司里目前只是一个示范,小天鹅集团公司的其他30多个子公司随后也将跟进,一场更加深入的MBO计划将在全公司展开。
MBO为大势所趋
“MBO是家电业发展的一种势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小天鹅有关人士显得非常自信。他告诉记者,经营者持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产权模式。它对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赢利能力、留住关键人才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在此前,长虹董事长倪润峰也曾向媒体透露,长虹最终发展为民营企业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倪润峰认为,一个企业没有绝对的民主,定下的东西就得雷厉风行,所以长虹还是需要一个身兼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大权在握的铁腕人物,而不是三驾马车般的分权制。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倪感到长虹的MBO计划势在必行。
“MBO肯定会是家电业的一大趋势。因为它代表了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给予了同样的答复。
其实,MBO与中国国企改革应该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所有权处于一种虚幻的状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索对这种“所有权虚置”或“管理层虚位”的分离状态进行改革,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并通过债转股等多种方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所有权虚置”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根源,让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拥有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特有的所有权问题,是一个国家和职工“双赢”的举措。
小天鹅MBO 到底能走多远
对于此次MBO,尽管小天鹅表面上显得信心十足,但具体能深入到什么层面恐怕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多数企业靠垄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贡献,也就很难确定实施管理层持股计划,以及确定管理者持股的大小与方法。
而且,与国外相比,中国管理层收购相对来说显得不尽成熟。国外管理层收购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收购程序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产权变动而引起的震荡。而中国至今却仍无系统的并购法律,常因此发生许多纠纷;此外,国外管理层收购一般聘请中介机构操作,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定价模式和操作模式,标准化程序较高。中国企业则在政府关系运作、企业内部人际平衡方面着墨甚多,收购行为缺乏科学性。
“应该说,小天鹅的MBO在目前来说只能说是一种探索,任何一个公司的管理者都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实力来收购一个大集团公司的全部股权,就是GE公司也没有实现经营层完全控股。因此,小天鹅目前的MBO只能是其部分子公司的经营层控股,且实现经营层控股是较小的份额。”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的话似乎一针见血。
据姜风进一步介绍,目前的中国家电业实行MBO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公司经营管理层控股份额大小的问题,这要根据不同公司的自身状况来定。这也是家电企业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至于小天鹅,其MBO计划究竟能深入到何种程度?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其子公司经营管理层16.67%控股的实现毕竟是家电业MBO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示范。对于以后的事,我们也只能“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