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电器:多元化经营应警惕双刃剑效应
7月24日,美的电器(000527)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审核通过了公司的公开增发A股股票事宜。
2008年国内A股市场持续低迷,增发融资的审批比较严格和谨慎,许多上市公司增发或IPO方案遭遇证监会否决或者修改,因此今年2月提报的美的A股增发能否成功,一直备受业内和市场关注。如今美的增发35.56亿元融资方案终于获批,表明美的电器的快速成长和业绩持续提升已获得各方基本认可,实属“难能可贵”。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历来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可作为企业重组、并购与行业整合的重要平台,因此众多企业试图通过增发获得资金,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据美的电器08年2月的公告披露,美的计划公开增发A股并融资35.56亿元,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10%,计划用于上马十大项目,其中包括:与东芝合资上马冰箱压缩机项目;在越南新建空调项目等等。
目前美的正处于资本扩张第二阶段,然而单靠家用空调和小家电已经很难推动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因此2007年开始,美的加快、加大并购、扩产、整合等资本运作力度。根据美的电器的发展规划,其增发拟投资的11个项目需要的投资总额高达44.8亿元。因此这也给美的电器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特别是今年2月,以16.8亿现金方式收购小天鹅24.01%的股权之后,美的资产负债率明显提高。同时,今年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大幅飙涨,产品毛利又难大幅提升,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成本上涨压力。这些情况迫使美的急需注入资金、扩大资本来丰富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开辟利润新增长点,以进一步盘活整个企业大机体。
而增发的顺利推进,将为美的电器三五年内进入全球白电五强的战略目标打下良好基础。美的老总何享健曾号称要在2010年把美的市值做到1000个亿,现在市值才不过几百个亿,未来美的可能还有较大上涨空间,显然增发融资是其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
然而增发融资方案虽获得通过,但美的要筹到原计划的35.56亿元还比较困难。若按7月25日收盘价12.84元计,乘以总股本的18.9亿的10%,美的大概只能募集到的25亿元左右资金,与公司原计划的募集目标仍有较大距离。这就意味着若要按原计划实施增发方案中所有的投资项目,增发后美的自筹资金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美的发展规划就要打折扣。
但目前A股正逐步回暖上升,美的股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美的不排除股价上扬到较为理想的价格再融资,以进一步减轻自筹资金的压力。
美的自1993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88%,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8.37%,从证券市场一共融资10.96亿,分红则达到17.47亿。复权后,美的的股价达到373元,长期持有美的电器的股东大多实现了较好的收益。
据国信证券的预测,美的2008年到2010年的营业总收入将分别为479、608和7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7、23.8和35.0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0、1.15、1.68元,相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5、11和8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多元化经营警惕双刃剑效应
2000年以来,我国家电在产业上贪大求全、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每个家电企业都在迅速扩军,都号称要建全国、全球最大的生产线,不断高举多元化大旗,挥舞资本长袖并吞八方,在多元化之路大步踏进,以资本运作方式拓展到其它非相关、不太强的产业,进行多种业态渗透经营,最终形成貌似庞然大物的多品牌多元化经营大格局。
而近一两年,国产家电企业兼并、重组之热潮似乎并不减。从海信接手科龙,到长虹吞下美菱,而美的更是大手笔,进行一系列购并、整合、扩张动作,一口气拿下荣事达、华凌、小天鹅。美的决策层意图的是尽快通过外延式快速扩张、多元化经营,在2010年左右成为行业内的全球三强。
目前美的是国内白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压缩机、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产销。其中,美的商用空调、空调压缩机在国内白电企业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家用空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近年来,美的更是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大了对商用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毛利率更高的业务的投入,以此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但有业界人士对美的多元化战略表示担心。多元化策略往往是“一荣俱荣,一衰皆衰”。多子并非多福,不熟悉的地方未必风景独好。国内外多元化惨败之例屡见不鲜,比如TCL、波导、西门子等。在其它不熟悉的行业,你仍是新手,上路必是坎坷艰险,甚至布满陷阱。
专家分析认为,美的虽然实力雄厚,进入行业也多是家电业,但是其每个子行业都是“吞金量”巨大的项目,如果没有充分重视“低成本扩张战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专做强”,其结果有可能是撒胡椒面式的多元投资,这分散了主业,即使再融资,仍如存无底洞般难于填饱,最终有可能重蹈前车之覆辙。
美的增发融资成功,为其打造白电航母夯实基础,同时美的也要谨慎多元化投入,警惕双刃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