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建筑 各国说法不一

2002年10月2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由于智能化住宅小区和智能建筑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而且智能建筑已经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先例,无疑研究智能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对我们研究智能化住宅小区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它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通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技术则奠定了智能建筑的基础。 关于智能建筑的概念,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均无统一的定义,其原因在于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通讯信息产业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信息产业又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而智能建筑中的许多技术都是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有关,因此智能建筑本身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其采取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使智能建筑具有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和更多的便捷。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所谓“智能建筑”,是通过建筑的四个基本要求,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经济性、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建筑物。 在日本有关建筑杂志有这样的记载:“智能建筑”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采用楼宇自动化技术高度综合管理的大楼。 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1997年6月在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就智能建筑提出了下列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系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这一定义特别有助于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也可以这样定义:智能建筑的核心是3A,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智能化建筑就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此3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使大楼各项设备的运转机制达到高效、合理和节能。 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外的哈特福特市把一座旧楼进行重新改造,这次改造主要是针对大楼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消防与防盗报警系统的设备重新改造,统一使用计算机进行监控。改造的同时,大楼建立了先进的话音通讯、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等系统,为用户提供先进的信息服务。这座新型的旧楼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随后,智能建筑在欧美日等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一批智能程度不同的智能建筑。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 --摘自《中国房地产报》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