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空调企业“大而不强”的产业困惑
然而,在空调行业跨步向前迈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空调行业在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技术上仍受制于人。如何实现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让技术和质量优势为规模优势加分,走出“大而不强”的产业困惑?
另外,在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空调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借用何种方式实现产品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惑在何处?路在何方?
从1980年开始,空调器在我国开始正式生产,那时候的年产量不到2万台;而到了2009年,我国空调产量已经飞跃至8153万台,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5%,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调生产国。
不可否认,我国空调行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逐渐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空调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能效水平上有了大幅度飞跃。然而,空调行业辉煌成就背后仍有隐忧。
根据中怡康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变频空调销售量占空调总销量的比例为29.8%,销售额占比达到35.27%。另外,随着2010年6月1日起定速空调能效标准提高,以及今年6月起高能效定速空调不再享受节能补贴,有分析认为,这些举措已经将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的成本拉得很近,未来变频空调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然而,对于变频空调,一些核心的技术专利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比如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变频空调上的扭矩控制技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日本企业掌握;此外,IPM功率模块等核心零部件仍然要依靠向外资品牌供应商进口,这也是阻碍变频空调快速发展的几大因素之一。国内一家电企业老总曾无限感慨地表示,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一旦国外供应商出现涨价、缺货等问题,国内企业基本没有还击之力。
在近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初稿)中,将空调行业需要优先解决、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瓶颈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记者在技术路线图初稿中看到,空调的变频技术是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变频技术细分为变频驱动技术、变频压缩机技术、变频智能控制技术、直流无刷电机技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新冷媒替代、太阳能混合动力、新型换热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