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转型在即
一、中央空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多元化趋势促其转型在即
国内中央空调发展速度由于起航开始,热点不褪,速度是有快无慢,空调未来的发展将会以产品研发和品牌效应两大主体流派占领市场中央空调产业更是迎来转型新机遇,随着中央空调企业对多元化产品线的发力,中央空调设备市场不断丰富,满足了多类型需求。中央空调面对国内空调快速发展的市场,转型已迫在眉睫。“在节能环保的呼声下,2012年对节能产品的要求将更高,积极创新节能环保新产品、节能环保新技术改装应是下一年努力奋进的目标,另外,当前国内外对于环保的形势有一定差异,出口国外的环保产品更受欢迎。”采访中,瀚艺(HAYE)集团总裁潘亚平告诉记者。
市场发展保持利好形势企业应警惕后期房地产收缩压力
中央空调市场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整体势头,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利好的政策,为中央空调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技术、品牌与节能概念成为广大厂商的广泛共识。据记者采访美的、瀚艺、格力等相关中央空调空调企业了解到,虽然,成本上涨,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对行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是并未给整体市场带来阴云。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房地产的繁荣带来了高房价,生活压力增大,政府开始调控,一连串的调控政策的出台,给房地产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让众多民众开始观望不买,陷入僵局。这一波始自去年4月的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不经意之间已走过了一年半的历程。政策的效果也从当初被一些开发商笑谈为“中央空调”演变成了少部分人对本轮调控可能导致地产崩盘的担忧。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收缩,中央空调市场增幅随即会大幅放缓。但是,由于市场传导效应相对滞后,中央空调企业的压力可能会在后来的发展中才会显现。
据了解,每年的5月开始,中国大范围出现“用电荒”,中央空调面对每年的电荒,通过科研与创新,细化产品,研发出三大中央空调系统的产品,可启动“降温”时代的电荒。其一为“太阳能空调”,该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两大部分构成,兼顾供热和供冷集节能与环保于一身。其二为“冰蓄冷空调”,利用夜间低负荷、低价的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将储存的冷量融化释放出来,给电网“削峰填谷”。其三为“非电空调”,它不以电为主要驱动能源,而是通过采用天然气、煤气、发电废热、工业废热等任何能产生80℃以上的热能为动力的中央空调主机,可同时或单独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这将代表未来中央空调节能、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复杂因素的市场前景下,“十二五”开年之际,政府对于建筑节能的规划出台,让中央空调企业再度看到了光明,中央空调作为其中重要环节,从定位、设计、产品配置、项目施工到后期的服务,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带来节能舒适生活,符合规划要求。据了解,国内外中央空调企业纷纷向建筑节能投出了橄榄枝,国内一线企业格力,美的,海尔更是表现突出。
轨道交通成中央空调发展新蓝海一线品牌抢占市场战火正酣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城际轨道交通线和市郊线的建设越来越多,大运量、中运量、市郊线多种形式并存,轨道交通发展呈多样化。纵观现下轨道交通空调市场的形势,国内一线空调品牌纷纷担起轨道交通中央空调项目的重任,不甘落后地以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案在轨道交通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记者从美的、格力、瀚艺等相关企业了解到,目前,一线空调企业的中央空调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格力、美的等空调巨头纷纷发挥业内龙头企业的实力,在中央空调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方案设计等方面大下苦功,不遗余力地投身于发展我国中央空调行业,力求在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上为分一杯满满的羹。
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中央空调合作的密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催动了中央空调的发展进程。中国大力新建轨道交通,改善出行需要,提供健康舒适的交通环境,对于中央空调需求大大增加,提高了中央空调的服务要求,促进中央空调企业不断创新与完善整体方案的服务系统,加快行业整合。
多年以来,中央空调市场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大批的企业投身。然而时至今日,传统的商用中央空调市场份额已经趋于稳定,利润浮动不大,企业想要在其中开拓全新的局面,已非常困难。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众多的中央空调企业正在避开与传统同行的正面交锋,转而在轨道交通领域开拓属于自己的竞争蓝海。虽然一线品牌在轨道交通中央空调市场的战火正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线品牌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良性竞争,各方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强势的竞争态势昭示着中央空调发展新领域市场的前景,市场蛋糕虽大,但空调在进军这块市场时仍需警惕美好前景背后所存在的各种挑战。
工程渠道当“大道”个性化服务成中央空调业分水岭
据了解,近期顺应趋势,苏宁电器在全国12个城市的连锁店面设立苏宁私享家中央系统集成展销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青岛、济南、天津已完成了店面进驻,深圳、广东、成都、北京正在筹建中。据美的、格力、瀚艺等比较好的中央空调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中央空调的销售大都是走工程渠道,并非完整意义的终端消费品,决定采购中央空调的并不是最终用户,而是地产开发商和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所以厂家销售策略,重点在于对建筑单位和设计院“公关”,在这一环节缺少规范管理,存在许多隐患。比如就曾出现一空调厂商在公开项目招标会上中标,但后来却被另一家企业抢走的现象。因此公开信息发布渠道的建立、完善与行业的规范、自律将成为商用空调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据悉,商用中央空调80%以上的销量要靠设计院、工程投标方等渠道获得,如果仅凭原来的家电零售渠道,中央空调很难得以普及。因此专业化的渠道将成为中央空调企业角逐的战场,紧盯工程项目,只要是大型工程有暖通系统配套的要求,做到随时出现。获取工程信息成为把握商机的关键。许多刚刚涉足中央空调行业的企业还一直不得其法,直接面临生存的压力。
“瀚艺当前正在发展经销商的渠道,直销的渠道模式存在的一点劣势则是限制了空调销售的规模,而经销商的渠道则是通过全国办事处协助工程商去做渠道,而瀚艺这种渠道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于经销商。”潘总告诉记者,户式中央空调主要通过经销商小区直销、与房产商合作随着楼盘销售走、家装公司推荐销售等。中央空调已经走进终端市场,那么就必须建立面对终端消费者的销售网络,各厂商开始加强户式空调专卖店建设,中央空调专卖店的出现将会使使厂家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进行一条龙的服务。
中央空调不同于家用空调,它是更专业化的特殊空调,对空调的安装设计要求远远高于普通空调,厂商获得订单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招标会,对大型工程来说,要想获得中标,其安装设计方案必须要参与到工程前端设计中来,这就需要企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型中央空调作为房屋建筑最大配备设施,如果安装设计不个性化就不能充分体现中央空调的优势,甚至还会为空调的正常使用埋下质量隐患。
二、变频空调推动市场巨变原材料价格动荡促结构调整
“变频”无可置疑的成为2011年度空调行业第一位的关键词。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11年5月变频空调零售量实现同比增长151.3%,其中变频挂机实现零售量同比增长为63.2%,柜机变频实现零售量同比增长为88.1%,变频空调市场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定频空调,达到了53.4%,2011年1-7月变频空调零售量份额连续七月实现了41.0%以上的销售业绩;今年变频空调的内销量为1800万台左右,出口量约为560万台。其中在一二级市场的销量占比预计为60%-70%,在三四级市场变频空调的销量占比将超过40%。预计在2012冷冻年,变频空调零售量份额将会赶超50%。
受能效新政影响,定频空调与变频空调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空调行业进一步向变频升级转型。空调行业或将面临再一次大洗牌,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产业升级也会得到加速,能效比高的节能变频空调将成为市场发展主流,推动家用空调市场巨变。业内专家指出“谁不做变频空调,就意味着落后”。
成本跌宕起伏变频优势大打折扣
相对于铝铜铁等金属原材料的涨价,稀土作为变频压缩机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仅2011年上半年的价格已经上调了近四成,这就使得变频压缩机的成本已经占整个变频空调生产成本的50%以上,使变频空调在节能、高效、噪音等技术上的优势土崩瓦解。但是这种情况在下半年却来了个大逆转,由于上游稀土采选及冶炼行业因价格暴涨大量超额度开采,最终导致市场需求萎靡,三季度以来,原材料价格稀土领跌,可以说是一周一个价,甚至一天一个价。据记者采访美的、格力等空调巨企相关负责人,其均表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动荡对空调企业的销售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作为行业领航者,我们的企业应三思而后行,在认清楚市场最新动态的情况下,应首先从产品的技术上去寻找更好的改善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相关调整以应对市场突发情况。
行业分析认为,自稀土价格暴涨后,下游成本压力过大,有些企业进行了原材料结构的调整,甚至更改原材料,大面积开始替代。例如下游终端的节能变频空调,就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美的、格力等大型空调厂商对直流变频都进行原材料结构调整。从而造成目前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导致大部分稀土产品有价无市,最终大跌回落。空调业虽然迎来了空调原材料的价格下跌的好消息,但是整体行业的形势依然严峻。空调增速下降,出口需求不振;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明、国际市场格局竞争加剧等因素仍在制约着空调业的发展,2012年前行路荆棘虽然很多,但只要各企业、政府等多方齐心协力,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旅程。
高库存问题或将制约2012年产品创新和生产
空调高库存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风险,库存产品常年积压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巨大的投入换不回利润,影响企业资金链的流动,势必会对下一冷年的产品生产和创新产生影响。更有甚者企业的经营安全会受到威胁;另外,对于企业产品更新的节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竞争力弱化。回顾2011年空调业的发展现状,后期的高库存问题与前期的火爆销售情形相对比之下,可谓是空调业的冰火两重天,加之冷年前期,受政策性涨价传言促使市场需求提前释放,导致后期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冷年末旺季的我国南方、北方普遍多雨,气候较为凉爽,靠天气吃饭的空调行业因天气所致,整体空调产业的库存积压不可避免;另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整体楼市产生影响,房地产的低迷将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空调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多种原因导致2011冷年终端销售增长幅度略低于企业内销出货增幅为39.5%,空调行业库存总量达到1620万台,较2010冷年的1225万台增加了395万台,增幅为32.2%,此库存水平已经达到2009年的两倍之多。其中工厂及中心库库存为1080万台,渠道商业库存540万台,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市场数据统计2011年9月空调厂出货量达到450万台,比去年同期的390万台增加了60万台;但是零售终端出货不理想,9月空调零售量为450万台,比8月的500万台减少50万台。
三、空调业政策、标准频出行业规范路“崎岖”前行
2011冷年期间经历了国家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退出,由于此前政策期间对于空调市场销售拉动作用明显,由于空调企业自冷年开始之初即已预见调整,并做好应对准备,因此目前政策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城乡保有量差距最大,家电下乡销售占内销比最小,受政策推出影响最小。下乡政策的退出会加快行业整合的速度,具有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将侵占三四线小品牌的份额。另外,在这一年政策的变动之年,空调行业同样也迎来了一波规范潮,助推空调产业走上能效路。
2011年8月23日,来自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消息,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首个技术标准《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简称《规范》)已通过认定,并于11月1日实施。节能新国标的实施,一方面能对制造、维修企业起强制性约束作用,推动行业升级转型。另一方面也将改变中央空调市场原有的产品结构,大幅度降低运行能耗,并提升中央空调的节能进程;2011年11月1日《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管理规范》正式实施,中央空调清洗行业或将迎来洗牌;2011年4月、12月,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实施提高中央空调卫生标准,中央空调相关下游产业面临规范化整顿。
另外,据了解,近期,欧盟官方公报正式公布了空调新能源标识实施条例。该条例是自2010年6月欧盟公布新能源标识框架指令2010/30/EU以来,继电冰箱、电视机、家用洗衣机、家用洗碗机之后的第5项实施条例。该条例规定了空调的能效等级、能源标识及实施进程、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职责、测量和计算、市场监管中的验证程序等内容。该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取代原空调能源标识指令2002/31/EC,2013年1月1日后投入欧盟市场的空调应符合新条例要求。新能源标识的发布,各种严格的强制标准出台,促使着中国的空调企业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要想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应该加大科研力度,生产出更多高能效、高稳定性产品,创新技术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欧盟的这一实施条例,促使我国加速空调业向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