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稳中求变
企业战略收缩
按照以往惯例,每年的春节过后,企业都忙着招聘员工开工生产。然而2012年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的态势使得生产任务并没有那么紧张。正月十五以后,尽管大部分太阳能企业已经全面开工,但是浙江和江苏的一些企业开工情况大都较为冷清,不少企业生产工人还未到位。对此,一位企业内部人士就表示,和往年相比,2012年春节过后生产任务较为轻松,还未接到大任务的生产订单,目前,企业也以消化库存为主。
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使得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必须算好成本账。据一位江苏中部的太阳能企业的负责人透露,目前在他们企业,一线工人的基本工资已经提升到1600元,估计还将上浮10%左右,算上其他奖金等费用,一个一线工人每月要3000以上。而按照业内的通行标准,一名基层营销人员的每月费用开支至少5000元。
面对高昂的人力成本,有相当一部分太阳能企业不但没有新招员工,反而为了节约成本,进行了适当的人员裁减,优化了人员结构。一位常州的太阳能企业负责人介绍,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他们已经不再以公司名义招收基层的营销人员了,而是改由渠道经销商自行招聘和进行业绩激励,公司仅仅承担基本工资和相关的业务培训。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且不论这项举措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但是的确能为企业省下每月近20万元的工资及差旅费用。
另外,该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加大了对于员工培训的力度,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的需要,减少一些可有可无的生产环节,鼓励员工多劳多得。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不景气的行业形势,企业更多地要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己,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效益。
应该说,目前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再也不可能回到几年以前那种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当时,不少太阳能企业选择以资源和人力的大量投入来获取企业的成长。事实上,这种粗放的方式的确也成就了不少太阳能企业的迅速崛起。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位老总所作出的改变也恰恰是太阳能企业在战略收缩之后的普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