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我国铜产品外贸行情分析

2007年11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与我国有色金属的整体外贸相比较,今年前三季度,铜产品的进口活跃,出口低迷。其原因仍然可以理解为国家外贸政策的连续调整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铜产品外贸为国家减少外贸顺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对外贸额增长的支持依然存在,只是力度略有减弱。

外贸额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外贸尤其是铜产品继续上半年的外贸形式———进口强劲,出口疲软。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不含化工和铁合金产品)实现进口额48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23%;出口额20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4%。前三季度形成外贸逆差278.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93.44%(或134.61亿美元)。

其中,73种铜产品前三季度实现进口额264.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49%;出口额38.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61%;形成外贸逆差225.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97.11%(或111.30亿美元),改变了上年同期外贸逆差上升速度回落的态势。三者分别占同期有色金属产品相应数字的54.70%、18.80%和81.25%。形成了进口额、外贸逆差的比重增加,出口额比重大幅下降的局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与我国有色金属的整体外贸相比较,铜产品的进口活跃,出口低迷。其原因仍然可以理解为国家外贸政策的连续调整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铜产品外贸为国家减少外贸顺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对外贸额增长的支持依然存在,只是力度略有减弱。

在今年的铜产品外贸中,铜原料、铜金属、铜材和铜制品四大类产品均为进口强于出口,上年同期出口额增幅高于进口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前三季度,各种铜原料的进口额尽管皆出现大幅增长态势,但铜原料的进口额占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却略减近0.2个百分点至45.63%;外贸逆差占铜产品的比重也下降10.2个百分点至53.35%。在主要铜原料中,铜精矿的进口额在铜原料中的比例占到53.98%,比上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废杂铜36.43%的比重。

2.尽管三季度的铜金属进口额增幅相比上半年有显著的减缓,但今年前三季度的进口额仍呈现巨幅增长。其中,精铜的进出口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铜金属的进出口额和外贸逆差分别占铜产品的31.40%、18.20%和33.71%,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化较大,其中,进口额和外贸逆差的比重分别上升了7.7和12.6个百分点,而出口额则减少了12.0个百分点,基本回归至2005年的结构水平。

3.今年铜材产品的出口额明显落后于进口的增长,出口额增幅持续高于进口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前三季度铜材的进口额和外贸逆差占铜产品的比重分别下降6.7和11.1个百分点,至21.23%和12.62%;出口额的比重则分别上升了12.3个百分点至71.55%。其中,出口额持续高速增长的铜管(含管件)产品的增幅也出现大幅回落,但外贸顺差依然小幅增加了近0.5亿美元(3.81%)。

4.今年铜制品的外贸继续上年同期的出口额增速低于进口额的态势,其中的变化只是出口额下滑速度加快。

预计,在国家既定的减少顺差、鼓励资源进口的外贸政策导向下,在市场状况和价格条件可行的情况下,铜原料和铜金属的进口额将会持续增长;而铜材、铜制品的出口将不会再现往年的辉煌,进口额增幅高于出口的局面则会持续下去。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