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穿越,一起看看古人取暖方式!

2016年01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躲过了花千骨,绕过了伪装者,避开了琅琊榜,逃过了芈月传,却在期末一头栽在了太子妃升职一去不回头。回顾这些剧情里,一半的场景都是在冬季拍出来。看着里面的人物大雪风飞的时候身上裹着一件又一件的。而进了室内却是仅剩下一层纱在身上了。那时候的人们到底又是如何来过度严寒的?小编就与你一起来穿越时空,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取暖”文化

毋庸置疑,古人取暖的方法是烤炭火:不过,在没有“温室气体效应”之前的冬天,贫寒人家只能用土炕烧炭取暖,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则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富裕人家冬天取暖虽然用的是木炭。

手炉(汤婆子):就是用来暖手暖脚的小火炉,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或者被窝里暖床,又被称为“暖手炉”。

火笼:足炉比手炉略大,是一种铜制的扁瓶,里面放热水,可以捂脚暖被窝,也可随身携带。熏炉使用陶土或铜铁制成,又被成为暖炉、红炉,仅供室内使用。

火墙: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气就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下,形成“暖炕”与“暖阁”。

狐裘:古代达官贵人喜欢穿狐裘和貂裘。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被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熏香取暖:相传有一种”辟寒香“,焚之可避寒气,在室内焚香,香料常被称为香药,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焚烧具有驱寒祛湿功效的合香,祛除体内的寒气和室内的湿气,提高室内温度。身体自然就会感觉暖暖的。若熏衣被,可外加竹笼,即称为“熏笼”。

看来古时候虽说取暖麻烦,但却也实用。真的说的上是脑洞大开!记得就连现在依旧还是有人使用老方法来取暖,对于老方法来说也不是不可为用的。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