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历程 中国保护臭氧层十年行(2)
2001年09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建立高效有序淘汰机制
从单个项目到行业机制
在中国,淘汰ODS涉及到化工、哈龙、泡沫、清洗、家用制冷等众多行业和无数企业。采用单个项目逐一淘汰,工作量无比巨大。同时由于市场变化瞬息万变,企业的兴衰难以预料,有的企业在申请过程中还红红火火,可是等到赠款批准下来时却已经倒闭了,这也造成了选择淘汰项目上的困难。
1994年,双鹿冰箱厂、镇江塑料五厂和天津电子仪器厂等3个单个淘汰项目获得了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批准。然而,在项目执行时发现,这3个企业由于市场的变化已经纷纷倒闭。其中的天津电子仪器厂,上报项目时还是个拥有1800多名职工的大厂,而项目批准时只剩下不足20人。
淘汰项目已然不在了,赠款也就在1997年又退回给执委会。可是因此进行的项目选择、统计数据、编制文件,以及上报执委会等大量工作也付之东流了。
这种逐一消灭的单个项目淘汰方式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淘汰工作的尽头?没人能说得清。而当时还有一个说不清的就是一个数据问题。
当时每个行业到底消费了多少ODS?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什么时候能够淘汰完成?谁都没有一个准谱。怎么办?
刘主任在和执委会秘书长阿瑞尼博士沟通时表示,如果保证在规定的年限里完成淘汰目标,就必须设立分年度的目标;而最终保证国家的消费量为零,就必须使各行业的消费量为零。根据中国企业多,数量大的特点,如果能够采用行业整体淘汰模式,将会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有限的资金最终使ODS消费达到零的目标。
阿瑞尼博士对这个新颖的“行业淘汰计划”颇感兴趣,邀请了美、英的执委会成员鲍尔和戴维一起蹉商。1996年6月在西安举行的“行业淘汰战略研讨会”上,阿瑞尼博士介绍了行业淘汰的观点,宣传了行业整体淘汰的优势,最后表示希望能在中国率先做起来。
有了执委会的认可,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和公安部消防局相沟通,决定首先在哈龙行业率先采用行业淘汰机制。
哈龙是用于消防设施的ODS,由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又由公安部统一管理,对其调查摸底相对容易。1997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消防局和国内执行机构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开始进行全国性范围内的数据调查。
细致地数据调查给后来的淘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安部消防局陈继承说,当时生产哈龙灭火剂和灭火器的企业有100多家,调查小组分头亲临企业进行详细地数据核查。调查发现,有些企业先前上报给有关部门的数据存在着瞒报的现象。
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调查,调查小组拿到了第一手的、真实的数据。
然而,面对真实的数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公安部消防局都大吃一惊!
原来上报给多边基金执会的1995年哈龙产量为4600吨;1996年为6800吨。而实际调查出的结果1995年为13000吨,1996年为11000吨。
数据相差如此之大,如何上报执委会?王扬祖副局长和公安部消防局局长孙伦研究后决定:真实上报执委会,承担原有数据调查不准确的责任;加强工作力度,成立特别工作组,合署办公,做好中国第一个ODS行业淘汰机制。
1997年11月,《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在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执委会第23次会议上被批准,获赠款6200万美元。这也是多边基金批准的第一个行业整体淘汰项目。
统一管理效率高
合署办公
从1993年签定第一个赠款项目,到2001年7月底,我国共获得多边基金赠款约6亿美元,这相当于多边基金全球赠款额的40%左右。在赠款援助下,我国将在消费行业淘汰7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在生产行业拆除51321吨CFCs生产线和10568吨哈龙生产线,这个数字相当于多边基金全球ODS淘汰量的60%。
费用的高效性是明显的,而这得益于成功的管理。世界银行多边基金项目官员海伦说,中国是多边基金项目执行得最好的国家,也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
由行业部门、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和国内执行机构共同组成的行业工作组在各行业ODS淘汰项目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合署办公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周折。
来自原化工部,现任化工行业工作组组长的王淑女燕说,执行多边基金项目,讲求的是高效性。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每个意见都要各部门行文,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现在,大家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有什么问题可以代表各部门的意见马上共同解决。即使有重要的问题,也可以尽快向各部门的领导汇报,节省了大量联络、报批的手续,也为积极申请赠款项目争取了时间。
“上午世行要求对项目计划有所修改,下午我们就能拿出新版本与之会谈,高效的工作就来自于联合办公。”王淑女燕深有感触地说。
对此同样感受颇深的还有泡沫行业组副组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永彬。付工说,外经办了解制度政策,行业部门熟悉企业,而国内执行机构则懂得如何去操作,三方人员联合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企业分析、项目准备,到上报执委会,以及批准后的项目执行、监督、验收,整个管理过程各行业工作组全程掌握,这种高效集中的管理模式也为各行业淘汰机制的申请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化工组组长王工说,在中国签定《议定书》之前,中国化工行业就已经开始考虑淘汰ODS的问题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淘汰工作进展缓慢。而合署办公加快了淘汰步伐,尤其在申报行业淘汰机制的时候,合署办公大大地节约了时间,使计划及早得到了批准。
目前,化工、哈龙、泡沫、清洗、汽车空调、烟草等行业工作组在多边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三处)的领导下,淘汰项目管理运行良好,其中化工生产、哈龙、汽车空调、清洗和烟草等行业正在执行行业淘汰计划,而塑料发泡、工商制冷、化工助剂、制冷压缩机等行业的整体淘汰计划也正在编制当中。
发挥赠款效益 为淘汰企业着想
在外经办三处,熊康副处长给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段经历。今年年初,他和清洗工作组组长孙良欣一起去深圳的电子企业了解ODS清洗剂的使用情况,动员企业接受赠款进行ODS改造。从销售商那里,他们得知一家合资企业的CFC-13使用量近百吨,这可是个消费大户!
然而,当他们来到企业的时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接待人员百般推挡,老板更是避而不见。什么淘汰政策、基金赠款,他们根本没得机会宣传,更谈不上进行项目了。
企业对此不理解、不相信,这种事几乎每个工作组都曾遇到过。泡沫工作组付永彬说,在向企业收集数据,进行项目准备过程中,工作组聘请了各地熟悉行业情况的专家从事调查,可是这些专家尽管一再宣传淘汰政策,说明基金赠款的前因后果,仍然被不少企业认作“骗子”。在山东,当专家去一家硬泡生产厂家进行调查时,就被企业当场扣压,在经过多方求证后,企业才肯放人。
企业不理解,赠款会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项目管理者一直在深深思考的问题。
把原有生产或使用ODS的生产设备予以淘汰,这是多边基金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实际上,如果淘汰工作仅仅局限于此的话,淘汰后的企业运行将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赠款?既完成多边基金所要达到的淘汰目的,又能使企业通过赠款改造达到产业提升的效果,这是颇费心思的大问题。正如化工行业工作组组长王淑女燕的说法,我们不应该“躺在基金赠款里吃饭”。
而这种模式终于在泡沫行业的项目改造中率先实现。在对新疆梨花包装有限公司进行的淘汰氟里昂发泡剂生产线的项目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合厂并线、工业重组的方式,不仅更新了企业设备,还扩大了生产规模,形成了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了赠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升企业是为了企业发展着想,而加强替代品建设则更是涉及到淘汰企业的终身“幸福”与保障了。
各行业在制定行业淘汰计划之初,就做好了替代品的建设准备。在和多边基金执委会达成的行业淘汰计划协议中,执委会明确赋予“中国政府最大限度的灵活性”,这也为替代品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哈龙、化工这两个涉及ODS源头生产的行业已经相继利用赠款建起替代品生产线。外经办三处处长马琪说,我国淘汰ODS工作已经进入生产关闭、消费转变、替代品开发、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四同步局面,这将保障我国淘汰ODS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如期完成履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