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提醒人们当心空调病
2004年08月1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窗外骄阳似火,而室内却凉爽宜人。虽然空调机通过人工手段使气温降至20摄氏度以下,室内外的温差却让我们有时感觉不太适应。从生物学角度讲,在人体着装的情况下,18摄氏度对人体而言是最理想的温度。然而这个温度和人体的健康以及日常舒适感觉却并无直接关系。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9日报道,德国医疗保险机构AOK医学专家巴芭拉•马娜赫说,这种非自然的温度骤降通常会造成脖子僵硬、感冒或热伤风。她指出:“事实上,当温度从28摄氏度骤降到19摄氏度时,身体会因突然寒冷而产生过激反应。寒冷使得人体免疫细胞处于休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在短时间内受到削弱并造成人体容易患病的情况。
报道说,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温度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造成问题的是那些空调,因为人体本身的降温系统对急剧的温度变化无法做出合适的反应。“出汗本身就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当温度突然下降时,汗液会留在了皮肤表层。” 马娜赫解释道。在有空调制冷的房间里,人体将同时受到空调和残留的汗液的双重降温作用,这会导致体表温度过低。
而当我们在有空调的超市里购物结束离开时,人体内的降温系统刚开始运转,我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炎热的酷暑,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外面的气候,这就造成了循环系统的超负荷运转。当人们频繁地出入于寒冷和酷热的环境时,这种温差的变化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鉴于此,医学专家建议商店应该适度进行制冷,制冷的温度绝不能低于20摄氏度。总之,室内外的温度不应有太大的差距,这也适用于汽车内空调的使用。
即使温度适宜,许多人对这种来自空调的人造气温也无法适应,因为大多数空调不具备空气调湿作用,正常的空气经过空调后会变得非常干燥。德国绿十字协会的因戈夫•杜尔说,空调运转时,“空气中的水分被抽取掉了,这会引发眼睛干涩和嗓子发炎”。
信息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