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区唯一大型国营冷库关停
有些杂乱的会议室内,60多岁的林东武翻着中医书籍打发日子。身为五丰果品综合冷冻厂厂长的他,两年前还整天忙碌着巡视20多个冷库,而现在的情形则源于冷冻厂遭遇关停,即将转型为物流配送中心。
曾经的辉煌 市区水果“中转站”
“以前,全市近80%的大冰都是我这里供应的。”忆起当年盛况,老厂长言语里依然流露一丝骄傲。位于市区泉秀街成洲工业区的果品冷冻厂,拥有7000吨/次的冷藏库和年产23000吨大冰生产线,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实际占地面积为16.875亩,地上建筑物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中心市区唯一一家大型国有冷库。 “关停前一年的纳税还超60万元。”老林一边指着一张税务机关颁发的奖状,一边介绍说,拥有接近市场的区位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冷冻厂临关停的时候效益还相当可观,每年上缴利润100多万元。单单制冰一项业务,就足以抵去每年100多万的用电、用水等成本。
果品冷冻厂是供销社下属企业,以果蔬低温冷藏为主,年入库果蔬1万吨左右,超过2/3的泉州市区水果供应从这里走向市场,俨然成为泉州市水果“中转站”。作为市区仅存的一家国营冷冻厂,果品冷冻厂在我市冷冻行业格局中长期占有重要一席。
承担新使命 转型物流配送中心
这样一家“如日中天”的冷冻厂,怎么会遭遇关停的命运呢?“虽然有些可惜,但是城市发展需要我们让路。”驻厂十多年,老林早已“视厂如家”。
据市供销社有关负责人分析,随着泉州市区范围的不断向外扩展,原属于郊区的厂址已经发展成市中心地带;交通管制,大型集装箱车进出受限制,严重影响冷冻厂运营;此外,冷库因储氨罐涉及危险污染源问题,2006年就被市政府列为整改项目,随后又因城市规划所需被纳入关停名单。2007年5月,冷冻厂机器设备以100多万元价格变卖,20多名工人走向新的岗位,果品冷冻厂结束了堪称精彩的一生。
2008年4月,泉州市供销社一纸招商增资扩股的公告,为果品冷冻厂旧厂址赋予新的使命:计划按仓储物流配送用途进行改造,转型为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市供销社上述负责人称,将它改造成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正是基于其地理优势。
眼下,偌大的一个厂区内,一家临时承租的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布置办公场所。“现在只剩下6个人,就是个看守班子。”林东武告诉记者,自己站好最后一岗,等候拆迁队伍进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