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科龙是否真赚钱?
2002年11月0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对科龙为期一个星期的调研结果,“科龙将其国有股权卖给格林柯尔(顺德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系属于顾雏军先生个人拥有),实现了民营化重组。从半年多的实践来看,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科龙中期业绩半年实现1.12亿元盈利的基础上的。而在2000年、2001年,科龙曾亏损达到十几个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表示:从科龙的经验来看,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治理结构是不可能完善的。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通过民营化重组可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处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不需要搞在政府手里。通过吸收民营经营主体进行股权结构转变,通过股权结构的转变增强治理结构有效性是非常好的途径。
对于科龙能在极短时间内扭亏为盈,专家一致认为,压缩成本是关键。以前,从最底层传递一个信息到最高层,需要经过7个层次,企业的机构层层叠叠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机构林立、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反应迟钝的情况,科龙迅速进行了机构撤并和人员调整。经过撤并和调整,公司实现了精兵简政,机构少了,“官”少了,效率高了。据科龙人力资源部的初步测算,撤并和调整每年可为公司压缩1000万元的成本。通过全面的招标制度,各类物料的采购成本明显下降。大宗材料采购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上半年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了6000多万元。新科龙在设计部门推行成本观念,主张用市场价格倒推法来设计产品和确定产品的设计成本。今年新推出的F系列冰箱就是价值工程的产物,单台冰箱的成本下降了70-80元……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科龙上半年空调产品的单台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25%,冰箱产品的单台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14%!
为了证明报告的真实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联合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对全国的空调行业、空调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做了调查,结果表明,科龙空调以9.1%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位,列于格力、美的之后,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增长率第一。今年夏天由于气候原因空调销售不好,很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有所下降,科龙则逆势而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它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创新分别受到23.4%和34.2%的经销商的认可,位列第一。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雏军却表示,最关心的是消费者能不能认可科龙的双效王空调。“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我们认为得到国际消费者的认可比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更容易一点。”
老科龙患上大企业病,究其根源,是因为所有权缺位,没有真正的老板来监督、约束和惩处经营管理人员,所以经营管理队伍人员膨胀、奢靡之风盛行而且漠然面对市场变化企业利润日益萎缩却没有多少人有切肤之痛。国家体改委综合司司长范恒山指出,企业经过“民营化重组”取得好的体制后,要拥有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还必须在产业、营销、人才等战略作出相应部署,其中民营企业家自身也必须提高管理现代企业的素质。
--摘自《北京娱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