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3000座烘干房、1000座50吨组装式冷藏库
【中国制冷网】今年,自治区将加大对南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计划在南疆五地州新建果蔬热风烘干房3000座,配套建设50吨组装式冷藏库1000座。这是记者在3日召开的南疆五地州果蔬热风烘干房及冷藏库建设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的。
南疆的杏子一直以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但受落后制干方法的限制一直无法产出大量优质杏干。2014年,该区在南疆三地州建立了1500座杏热风烘干房。在这一项目带动下,南疆鲜杏和杏干的收购和市场价格一路上扬,去年共收购鲜杏两万吨,烘制生产杏干4400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8万人次,带动农户7.4万户,农民增收近亿元,农户户均增收2447元。产出的杏干不论质量、口感,还是色泽都远胜从前,疆内许多大企业纷纷前来考察,许多内地商人也前来洽谈关于杏干出口事宜。曾经少人问津的杏子一下变得炙手可热。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农户除了发展杏产业外,还通过拓展烘干房功能,烘制红枣、核桃、葡萄、雪菊、辣椒、番茄等多种果蔬产品,产生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扩大这项民心工程的受益面,今年该区将在南疆五地州新建果蔬热风烘干房3000座,50吨组装式冷藏库1000座。其中,喀什地区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1375座、冷藏库413座;和田地区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721座、冷藏库280座;阿克苏地区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584座、冷藏库147座;克州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80座、冷藏库40座;巴州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240座、冷藏库120座。
据了解,今年项目建设完成后,南疆果蔬热风烘干房总量将达4617座、冷藏库1100座,将覆盖南疆五地州27个县市。据测算,届时年加工鲜杏将达7万吨,占南疆鲜杏总量的7.8%,可生产杏干1.73万吨。项目新增产值将达5.5亿元左右,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万余人次,带动农户24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