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商场按合同不开空调
品牌专卖区空调歇业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按照承租商投诉的地点,费了很多心思才找到了这座大型的品牌专卖店。由于对外宣传以及广告问题,这个曾经被广大承租商看中的购物区内几乎没有人。“天气寒冷也是没有顾客来的原因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承租商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原来有空调时还好,最近几天温度骤降以后,几乎没有人来。
采访中,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发现100多家商铺占地超过一万平方米,聚集了“富贵鸟”等众多品牌的品牌专卖区,50分钟内顾客绝对不超过30人,这和距离该品牌专卖区不远的某大型商厦内“人头攒动”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的品牌购物中心和那家商厦是一个公司负责,区别是我们这些承租商都是租赁形式,每月付租金;而商厦里面是联销性质,店家按销售额‘返点’给商家。”另外一位品牌专卖区的女老板说,管理方“厚彼薄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找他们开空调,他们管理方说是按照合同,2月15日就停空调。没有空调,这么冷的天,顾客当然会到有暖气的商厦买东西,不会到我们这里来。”她说。
管理方:按合同规定办事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两栋商场的统一管理方负责人周副总经理,他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我们是按照合同办事,合同上标明是2月15日后停开空调,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他还给记者看了管理方和承租商签订的合同。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在合同上看到“空调一项”里确实写着“6月15日—9月15日温度保持在26℃”,“11月15日—2月15日保持在16℃”等规定;在两条规定后面还有附加一条,“根据天气情况,空调可以提前或者延后开(停)”。“承租商是跟我们反映过情况,但是只是个别承租商反映。如果没有90%以上的承租商反映,我们是不会开空调的。”周副总经理说,商场开空调收费是0.3元/每平方米/每天,“一部分承租商不同意开,我们也不能随意开。”周副总经理还表示,很多时候,开空调一楼、二楼的承租商反映都不一样,“中央空调一开,一楼的说暖气不足,而二楼的承租商可能因为暖气上升的原因会说太热;众口难调。”
“同一管理方的两座商场,为什么会出现一方热火,一方冷场的情况?”对于记者的疑问,周副总经理称,两座商场的档次不一样,红火的商场商品档次高,而品牌专卖区的商品属于“补充品”。“承租商太急功近利了,哪有刚刚开张一个多月就必须赚钱的———肯定会有风险。”
同时,周副总经理称,联销的商场属于“返点”,管理方赚得较多。“假如一个商家每卖100个点,我能拿到1.4个点,我就能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来支付开空调的费用,现在开着空调也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