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绿色节能建筑行业迎来最强契机
2014年,是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一年,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绿色节能建筑的主要应用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其中酒店、交通、医院和教育等行业发展迅速,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各项目投资力度加大,给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业契机。
中国空调制冷网2014年上半年综合数据显示,2014年6月,铁路交通项目投资金额达1088.7亿元,与上月相比投资金额大幅下滑。酒店行业项目投资为374.4亿元,与上月相比投资力度加大,尤其是西南地区酒店行业发展相对缓慢,酒店投资对于发展西部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项目投资金额为124.1亿元,与上月相比略有萎缩。医院项目投资金额为197.3亿元,与上月相比,市场投资维持平稳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到,“要启动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且,2014年中央预算将对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比2013年增长7.1%。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政府的决心和支持,为绿色节能建筑行业又带来了一剂强心针。绿色节能建筑市场,大有可为!
绿色节能建筑,通俗地讲就是“冬暖夏凉”。可以使家庭能耗比国内平均水平降低20%以上,市民的最直观感受就是采暖费和电费减少了。冬季不用暖气也能采暖、夏季空调能耗降低一半、照明耗能降低75%……绿色节能建筑不仅要满足国家建筑标准,同时主要节能指标还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建筑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隔热材料、照明产品、遮阳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太阳能集热设备、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末端设备、采暖末端设备、热回收装置、节能控制系统等。
绿色节能建筑在欧洲等国家例如丹麦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丹麦93%的能源消费依赖进口,但受到世界石油危机两次能源重创之后,丹麦开始尝试改变过去依赖于传统能源的模式,在能源消费结构上,努力实现从“依赖型”向“自力型”转变。其结果是:从1980年代至今,丹麦的经济累计增长78%;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几乎是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降低了13%,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脱钩,证明提高GDP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消耗更多能源。
目前,丹麦已经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应用,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大量采用节能技术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丹麦在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各项指标普遍优于其他发达国家。目前,丹麦能源自给率是156%,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8%和71%;丹麦人均能耗为3.6吨油当量,日本和美国分别为4吨和7.7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丹麦为10.4吨,日本和美国分别为9.4和19.7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专家表示,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开发、推广高性能节能建筑产品已经迫在眉睫。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将给绿色节能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绿色节能建筑企业应当把握好这个发展契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新城、新区不断涌现,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推广我国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将大幅降低成本、能耗,将对我国建筑质量、节能环保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发布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标识将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推动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和高性能节能建筑的发展,提升中国建筑节能减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