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加速淘汰“ODS”步伐
制冷快报 - 制冷快报记者近日获悉,日前,环保部验收组考察大连市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大连市通过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步伐,逐步形成了臭氧层保护工作的格局,建立了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据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介绍,所谓臭氧层就是大气平流层中距地球15至25公里左右富含臭氧的部分,它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是对地球的保护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能消耗臭氧物质的广泛利用。对臭氧层能造成破坏的物质,被统称为“ODS”,中文是“消耗臭氧层物质”。当这个消耗臭氧层物质上升至大气臭氧层时,受到紫外线照射产生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的自由基,将臭氧消耗掉。保护臭氧层,就是要控制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释放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我国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一共是六类:全氯氟烃(CFC)、含氢氯氟烃(HCFC)、哈龙、甲基溴、四氯化碳(CTC)、甲基氯仿(TCA)。主要以制冷剂、气雾剂、发泡剂、清洗剂、溶剂、杀虫剂、化工助剂、灭火剂和土壤熏蒸剂等9种形式被广泛应用。大连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相关人员介绍说,消耗臭氧层六大物质多数在大连市逐渐被禁用,现在冰箱等制冷设备用的是含氢氯氟烃,或是其他替代产品。含氢氯氟烃虽然也破坏臭氧层,但它比全氯氟烃破坏臭氧层能力要小很多。
由于大连市是东北主要的制冷基地,像冰山集团、三洋制冷等制冷企业使用含氢氯氟烃物质的量仍然比较大,所以当前大连市要求这些企业逐渐全部淘汰这种物质的使用。“三洋”采用溴化锂制冷剂,逐步减少ODS的使用量。溴化锂对臭氧层就没有什么破坏作用了。
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到,为加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大连市政府在2008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通告》,规定了一个淘汰时限。去年国家出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对这些物质的管理进行了立法。之后,相应的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大连市根据国家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正在制定配套的地方管理政策和制度。
大连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相关人员说,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现在大连市在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已经加入对这些物质的评价,严格禁止国家明令禁止的ODS生产和使用项目的建设,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下一步按照国家条例,将会出台系列政策,比如申报登记等。目前国家淘汰这些物质主要从行业角度推动,如泡沫协会、制冷协会。这种推动,困难还是很大,因有很多技术不能解决这些物质的替代品。